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1-05 11: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1:14
五世纪,由叙利亚人纳斯释领导的异端教派——纳斯释主义,即景教,起初在厄弗所大公会议上被判异端,后传入中国,得名景教或大秦景教。据景教碑记载,景教名号源于其教义的难言妙义,功效显著,故得此名。唐贞观九年,大秦国的阿罗本携带真经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欢迎,他被允许在京义零坊建造大秦寺,度僧二十一人,景教开始在中国扎根。
然而,景教在武则天时期曾遭受打击,佛教地位提升导致其受压抑。玄宗时期,景教重新崛起,及烈和波斯特使团及佶和的到来,使景教在长安得到官方支持,寺院也得到了封号。公元七八一年的景教碑更是见证了这一时期的繁荣。直到会昌五年,武宗下令废除佛寺,景教受挫,大秦寺等被拆,信徒*还俗,景教在中国的兴盛期告一段落。
宋代,景教已趋于衰落,虽然仍有记载提及长安的波斯胡寺,但到南宋,大秦寺已变为废墟。元朝时,景教徒在边疆地区重新活跃,但在中国本土的影响力已大大减弱。到了十七世纪,利玛窦发现景教徒对中国本土文化知之甚少,这反映出其在中国的命运受*影响,过度汉化导致其失去独特性,最终在四五百年内几乎消失于历史。
总的来说,景教在中国的兴衰历程反映出其*依赖性和过度本土化对其命运的决定性影响。尽管在唐代曾受到皇帝的保护,但由于过分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最终导致了其在中国的衰败和消失。
景教即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起源于今日叙利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教派,成为汉学研究的一个活跃领域。唐朝时曾在长安兴盛一时,并在全国建有“十字寺”,但多由非汉族民众所信奉。今天在仍有其少量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