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重阳节习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4 21:5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3-15 02:12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那么重阳节具体有哪些习俗呢?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

翁”。

总结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4 23:20

重阳节的习俗汇总如下

1、赏菊

重阳节古来又称“菊花节”

菊花是长寿之花

又是文人笔下凌霜不屈的象征

农历九月,菊花盛开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2、饮菊酒

菊花酒

一直被看作

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

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所酿

九月九日这天

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

和粮食一起酿造

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3、登高望远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此时登高望远

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此外

“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

因此为人们所推崇

4、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香味浓

有祛寒、止痛、驱虫等功效

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

为辟恶气,抵御初寒

古时,人们有

“折其房以插头”的习俗

5、放风筝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纸鹞就是现在的风筝

广东、福建等地

一直保留着重阳放风筝的习俗

6、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

制作起来较随意

没有固定的方法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

用“吃糕”来代替“登高”

7、归宁父母

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

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

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

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

这便是“归宁父母”

8、敬老

19年

我国将重阳节正式定为

“老人节”“敬老节”

传统的重阳节

被赋予了新的涵义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