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
自身消化作用因素
溃疡的最终形成的原因是由是由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作用所导致。胃酸具有强大的消化作用,能消化一切组织包括胃壁本身。正常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完整性及其本身所具有的防御功能才不至于被强大的胃液所消化。但当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本身的防御功能发生障碍或粘膜组织遭到破坏时,能引起胃肠组织的自我消化过程而形成溃疡。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大脑皮质和下丘脑可调节胃肠道的功能,精神刺激如强烈的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或忧虑等可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并影响到下丘脑,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大量分泌;应激状态会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粘液分泌减少;交感神经兴奋,粘膜血管痉挛缺血、粘膜防御能力减弱,同时胃蠕动缓慢,胃窦部潴留刺激G细胞分泌胃泌素,也使胃酸分泌增多,高胃酸导致粘膜损伤,形成溃疡。
药物因素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的危险性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溃疡形成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除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种类、剂量、疗程有关外,尚与高龄、同时服用抗凝血药、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导致溃疡
根据幽门杆菌的流行性病学研究表明,幽门杆菌有“家庭聚集”现象,家庭成员中多感染的多为同一种菌株。此外O型血的人溃疡发病率会高于其他血型的1.5-2倍,说明其发病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
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胃运动异常的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溃疡的发生,但是可以加重幽门杆菌对为联盟的损伤;胃液体排空加快使十二指肠球部接触到更多的胃酸,当酸负荷过大,黏膜遭受到胃酸损伤也可导致溃疡发生。
其他危险因素导致
例如吸烟者可增加胃、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钙,降低低幽门括约肌张力和影响胃黏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并且可以影响溃疡面的愈合;饮酒等某些此进行饮料可直接损失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