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

2023-01-04 来源:好走旅游网

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

  《人民的名义》原著小说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讲述了在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将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一网打尽的故事。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篇1

  历时八年,六易其稿,周梅森终于在新年到来之际为读者奉献出了他的又一部政治小说《人民的名义》。对这部新作,可以言说者甚多。我以为它首先为我们如何提高主旋律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提供了丰富、新颖而有效的经验。毋庸讳言,我们的主旋律文学创作确实不太尽如人意,许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与故事一旦搬进了文学作品便味同嚼蜡,许多被民众共同关注令人振奋的重大主题到了文学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与深度。时间一长,读者对主旋律文学创作似乎越来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关键是我们的许多作家没有将主旋律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来对待。不管主题如何重大,题材如何重要,都要按照文学的规律来创作,不管哪一类作品,只有具备了文学的优秀品质,它才会得到读者的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说,主旋律并不享有非审美的豁免权。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带来的是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环环相扣、戏中有戏的连台大戏,是性格丰满而独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层劳动者,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商界、企业、金融,以及社会灰色地带的各色人等,是现实的浮世绘,是时代的众生相。作品以一个省域为故事空间,并以其政治生活为主要的故事内容,以重大腐败案件的侦查为故事动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反腐败斗争的惊心动魄,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多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社会主体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酣畅的精神享受和富于挑战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认为这部作品不能仅仅从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上进行评价,它同时对当前的长篇小说创作带来了启示。不能不说,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种“轻质”的“小长篇”似乎渐渐成为主流。这些长篇多以日常的局部生活为背景,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主题也大都以一些小情感、小忧伤为主。传统长篇那种深刻的主题、重大的题材、宏阔的场景、众多的人物、激烈的冲突和汪洋恣肆的语言不再是主流。我们当然知道,长篇需要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传统为前提,不能以抛弃长篇艺术的多样化为代价。当长篇越来越小越来越轻时,我们在长篇中便难以看到时代的潮流,难以感受到时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辉。而许多长篇的艺术手法也渐渐流失,包括人物塑造的方法、复杂的结构营造、戏剧性冲突的设计技巧等等都稀有传承。现在的长篇似乎不需要生活的积累与艺术的修为,许多年轻作家上手就来,门槛变得越来越低。这样的局面如果成为主流,长篇小说将难以完成本来的文化功能,变得徒有其名。这时候就可以看出周梅森这批作家的力量了。就以《人民的名义》来说,它对时代的呼应,它对现实的批判勇气,足以鼓荡起人们的豪情,满足人们对社会巨大的思考量,而其对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刻划,包括对许多小人物的精雕细刻,都使得文学人物的画廊不断增量,而对侯亮平等人物的塑造,使久违的英雄式形象得以回归,从而复活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审美情结。与之相对应,以英雄人物为引领,对社会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学意味的反思使得长篇小说再次显露出史诗的光芒,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美。

  文学有其审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但艺术观念的进步应该使我们对文学的进程有更自觉的思考和积极的应对,仅以长篇制作来说,轻重并重才是其多样化的发展之道。我们当从这个高度来估量《人民的名义》这类作品的审美价值。

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篇2

  很少看正剧的,但前几天无意看到《人民的名义》后,特别喜欢。刚开始真是被老戏骨侯勇的演技征服了,觉得演得太逼真,太有意思了。那吃炸酱面的悠闲,那假装义正严辞的拍桌子,那酸软无力的双腿,从家到办公室,再到豪宅,表演层次分明,越来越心虚。其它老腊肉也个个演技担当,一场省委会,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诡谲复杂,展示了不常见的,但想象中的官场风云,应该是比想象中还精彩。

  看到第四五集,就实在等不急看电视剧了,一口气读完此书。真是酣畅淋漓,跌宕起伏,绝对是一部反腐佳作。在书里,既有官场的盘根错节、步步腐化,又有共产党人为正义公平而战。

  不知为何,看到祁同伟在孤鹰岭那部分竟然哭了,可能是为他感到惋惜吧。

  曾经的缉毒英雄,为了让自己的事不败露,帮副市长外逃,并暗害证人,谋害同学,成了杀人凶手。一切大白于天下后,他最终逃回了孤鹰岭,那个他曾身中三枪,奋力打击犯罪,差点丢掉性命的地方。当年是孩童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歌救了他,他通过这首歌,逃到了村里唯一不贩毒的秦老师家。而今,重回旧地,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他了,他的灵魂已经肮脏。再次响起的直升机轰鸣声,不是救他,而是要抓他。

  不知为何,我觉得他堕落得很可惜,曾经他也不想依附权贵,特别优秀的他却被分配到只有三人的小地方当司法助理,在看到那个在穷山沟干了三十年的同事后,他决定违背自己,去追求比他大十岁的政法委书记的女儿,他一步步往上爬,步步为营。在电视剧的前几集也可以看到,他第一时间永远想到的自己的利益,想到的是如何当副省长。

  他和高小琴的爱情,在他看来也是和发妻得不到满足造成的。他的第一次腐化,是被大领导儿子拖下水的,他第一次空手套白狼,让他感觉挣钱太容易了。要不说,变质都是从一点点开始的,谁从小受的教育都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随着权力增大,一旦伸手就会越陷越深。最后的他可能是醒悟了,不过也没啥用了,那么高傲的他不能束手待毙,选择在曾经神圣的地方告别自己,真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这里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人也由于各种原因腐败了,就不一一剧透了。

  要说这本书的优点,不仅仅是刻画出了这许多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更是展现了比较真实的社会现状和官场百态。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通小老师的见解吧,不要说这里的厅局级干部,连科级的小学校长的门道我都看不懂,也真没啥资格品头论足吧。估计现实比文学作品还要有戏剧性。

  只说自己的看法,最值得称赞的是,作品敢于呈现社会的阴暗面,敢于呈现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更敢于呈现有时正义力量也会被压倒,这在以往比较少见。当侯亮平被栽赃嫁祸,政治生涯命悬一线时,几乎是绝望的。本以为植物人的陈海能醒来,但奇迹也没出现。身为一把手的李达康和沙瑞金虽是好官,但无人监督。这都是作品中的低气压,展现了现实的任重道远,好人不一定能一生平安,以及在官场改革过程中的步履为艰。

  无论是此文学作品,还是此剧,都呈现出中央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让人民看到了希望。正义不会迟到,最后连大大官都被法办了,绝对是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史为鉴,可以正其身,希望明天会更好。

人民的名义小说读后感篇3

  这几天刚忙完毕业论文,恰好赶上《人民的名义》这部优秀的电视剧,但是一天两集显然不过瘾,于是就找到了原著小说。如同电视剧,小说中也不仅仅只是说抓几个腐败分子,更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政治生态圈。这也许就是这次所说的“尺度大”,电视剧中的台词也能够反映出这点。18岁以来,有过两次宣誓,第一次是在大学入党时对着党旗,第二次是在领驾照时对着国旗。誓言是神圣的,说出的话无论如何要达到,好奇现实中的腐败分子们,是不是还记得当年自己的宣誓的场景?为什么他们会背叛自己的诺言?或许有人会说是环境,也许有人会归因于监管,我觉得本质还是在于丢失了信仰,可能甚至从来都没有,仅仅是投机而已,这才是最可怕的。入党是对一个人的人品进行的考验。如果你没想好,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你哪怕说你不入,这样的人也是具有良好品德的。最反感的就是带着各种个人诉求的投机者,混进来后又尽做着破坏党的形象的事情。就像里面那个“光明区公安局长程度”,别看他官小,可在基层他的形象就代表了政府,他的狐假虎威,滥用公权完全就是在给党和政府抹黑,难怪李达康书记说出了“以前人民不相信政府做坏事,现在人民不相信政府做好事”的感慨,这就是危机啊。什么是党员“特权”?陈岩石老革命的故事回答了这个问题。1945年攻打日伪云城据点,他们尖刀班要求全部都是共产党员,为什么?因为尖刀班的战场任务就是背着炸药包去炸碉堡。为了加入,他和二顺子都改了年龄而入党。背炸药包,随时可能会牺牲,这就是那个时候党员才有的“特权”!果然,一仗下来,全班16个人,牺牲9人,负伤7人。其中,牺牲的二顺子只有15岁,入党只有一天。我不知道,我党历史上有没有只有一天党龄的党员?但在战争年代,甘愿牺牲的同志不只一个。

  世上哪有岁月静好,有的只是你不知道的人为你默默付出过!

  那些扛着炸药包的共产党员,他们用生命实现了入党誓言。而后来的陈岩石因为多报了两年的年龄,没到实际年龄就只有退休错过了享受副省级待遇的机会。后来组织向他道歉时候,他说:“道啥歉啊,有啥歉可道的,我当年不就是背个炸药包嘛,我现在就应该向组织要官吗?何况背炸药包是我们党员那时候才有的“特权”啊!当我虚报岁数入了党拿起炸药包后,我根本就没想到过能活着回来,更没想到能会活到今天。”

  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就是受了点挫折、委屈甚至痛苦,从不改变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政治信仰!

  但现实中,有这样信仰的人太少。甚至还会遭到讽刺与挖苦。网络上,打着自由言论旗号诋毁革命先烈的大有人在,没良心啊!且不说是烈士,看看我们邻居对先人的态度。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就是才下台的朴槿惠的父亲,一个双手沾满韩国知识分子鲜血的独裁者,但是他的题词依旧挂在韩国工程院门口。按理说韩国知识分子都要挖他祖坟了,但从没有听说他们骂过自己的先人,他们认为韩国经济是在他在位时发展起来的,功是功,过是过。在日本,工作压力大自杀率高的很,但也每没听说过跑到美国成立个反什么的组织啊。有的中国人就有这个德行,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想想才过去的清明节,除了游山玩水,是不是你记得在当地革命烈士墓前献过一朵花,哪怕这个念头一闪而过也好。我们经常骂日本人拜“鬼庙”,结果到头来我们连自己的先人的坟都没拜。只有让日本人看到,中国人对自己的烈士永远铭记在心,他们才会尊重你,害怕你,我们的抗议才会是有力量的抗议!

  写的有点多,最后用这段话结束,希望每个党员都能永远记住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作者:雨雪飞霏

  20xx.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