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先秦两汉散文史》练习题库.doc

2021-02-23 来源:好走旅游网


先秦两汉散文史

一、

填空题

1、 我国最早的散文是用骨卜辞。

2、 先秦历史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是一《左传》。 3、 “三表法”的提出者是墨了。 4、 两汉散文的主流是汉赋。 5、 贾谊、晁错是汉初政论文作家。

6、 先秦散文中最早的一•本书是一《尚书》。 7、 先秦诸子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卩是—《庄子》。

8、 “法”、“术”、“势”相结合的集权主义理论的提出者是韩非(了)。 9、 两汉散文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书是_《史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汉书》先后经历四人之手而写成。

我国第--部著录甲骨的著作是_《铁云藏龟》。

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分为文献结集型,编年体和国别体三类。 《战国策》的主导思、想属于纵模家。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 东汉学术散文两大家是上充和应劭。

《周易》是上古的巫文化结晶,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敲为完备的一部儒家经典。 《春秋》三传包括《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 “兼爱非攻”是一黑子的主张。

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史记》就史学角度而言,是纪传体之祖;就文学而言,是传记文学之祖。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一《春秋》,它由鲁国史官所记,相传经过孔子的修改和润色。 老子的著作被后人奉为经典,合称为《道徳经》,又名《老子》。 韩非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论和性恶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标志两汉赋风转变的代表作是张衡的《归III赋》。 《周易》中阳爻用“二”符号表示。

诸子散文的发展经历了语录体到对话体再到成篇文章的漫长过程。 《庄了》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我国最早的理论散文总集是《吕氏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_《汉书》。 词语解释

二、

1、 《春秋》三传

答:配《春秋》而作的三部传。《左传》,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作者据说是左丘明。在汉代还有 两部配《春秋》而作的著作,一是公羊高的《公羊传》,一是谷梁赤的《谷梁传》,它们与《左传》合称《春秋》三传。

2、 性善论

答:孟子在理论上提出“性善”论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不同于禽兽,人先天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它们就 像人的四肢一样与生倶来。人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徳。在屮国哲学史 上,孟子笫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本性,明确提出了 “性善”的观点,这対于推动人最终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具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

3、 行人辞令

答:行人辞令,即外交辞令。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外交活动频繁。在外交活动小,他们一方面要顾到“礼”,在理由上 站住脚,以体现其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又要把口己真正的用意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确地感觉到,这就要求外交辞令 必须文雅、含蓄、委婉、富有文采,同时又要语意清楚明白。

4、 李斯

答:秦代文学极不发达,而李斯则是秦代唯一的文学家。李斯是一位大政治家,同时乂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谏逐客 书》是秦统-以前的作品,颇有辞赋Z风;他作的石刻碑文,“质而能壮”,启发了汉晋碑铭的创作;另外,《史记•李 斯列传》屮所附的几篇文章,也能体现李斯卓越的文学才能。

5、 《史记》五体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性的设立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为后代史家所继承。本纪是以朝代的 先后为序记载从黄帝至武帝各朝代或帝王的历史。表是以表格的形式,以年或月为经、以事件为纬的方法记载历史大 事。书是分类的专门史,分类说明典章制度、天文、社会、经济等方而的发展状况。世家是记载一些世代相承的诸侯 干-的历史,取其“开国承家,世代相续”之意。列传是除木纪、壯家外的历代的形形色色的各阶层各方面的人物传记。 这五种体例,相互配合、说明、印证、联系、比较,构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6^九流十家

答: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先秦学术流派分为九流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 家、杂家、农家以及小说家,因前九家形成流派,故称九流,小说家不能入流,与前九家合称九流十家。

7、 兼爱非攻

答:墨了主张“兼爱”和“非攻”。兼爱就是指社会上所有的人不分阶级,不分亲疏,大家互爱互利。“非攻”就是反 对攻伐战争。墨子的“非攻”反对的是攻伐无罪之国,反对的是侵略战争。对于反侵略的防御战,他不但不反对,相 反还大力支持,他甚至发明了多种守城器械,用以帮助被侵略的国家进行防御战。

8、 合纵连横

答:战国时期,纵横策士出于各白的日的,鼓动君主采纳白己的主张,与某几个国家结盟,以对付别的国家。合纵, 指的是联合赵魏韩燕齐楚六国,以对付秦;连横,指的是联合秦赵魏韩燕齐六国以对付楚。

9、 汉赋

答:汉赋是在汉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散文和韵文之间的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两汉文学的主流,其形式受传统 文学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深刻,并经历了初兴、成熟与转变三个不同的阶段。汉赋的特点有铺叔夸张,劝百 讽一,词藻华丽,想象力及艺术表现力丰富等。

10、

李陵之祸

答:公元前99年,武帝命李广利攻打匈奴,并命李陵为李广利“将辎重”。李陵不肯,主动请命攻打匈奴。李陵先打 了几个胜仗,朝屮人臣纷纷祝贺,示来几经恶战,李陵终因寡不敌众和孤立无援而失败,投降了匈奴,原木为李陵唱 赞歌的众大臣纷纷落井下石。司马迁深感不平,说了一些袒护李陵的话,武帝人怒,把司马迁下狱治罪,处以宫刑, 使他从精神到肉体都受到很人的摧残。司马迁由此深刻地认识到了统治集团内部的黑暗,并认识到了统治者的残酷本 质,这都有助于他对汉代社会作深刻的分析揭館。

11、

甲骨卜辞

答:甲,指的是乌龟的底版;骨,指的是动物的四肢和肩胛骨。占卜时,巫觐将龟板的某部分刮薄或钻一个洞,再放 在火上烤。这样龟板就会出现裂纹,这裂纹就是“兆”,巫现从裂纹屮看出天帝对占卜问题的答案,便将问题(有时连 同答案)刻在龟板上,这就是甲骨卜辞。

12、

《论语》

答:“论”通“伦”,含有“条理”、“顺序”的意思,也就是论篡、编辑之意。语,即言语、言论。论语就是指编辑孔 子及其弟子等的言论。《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同吋代一些人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 和教育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也是研究孔了学说的最重要的文献。 三、翻译

1、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了,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唉!当我贫穷时候,父母不把我看作是儿子;一旦富贵了,亲戚们就都畏惧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势、地位和 荣华富贵,乂怎么可以轻视呢!

2、 余睹李将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我看李将军外貌象边鄙之人一样,平平庸庸的,他又不能言善辩,但当他死的时候,天下之人不管知道他与否,却都 哀怜他的不幸遭遇。

3、 若夫乘天地Z正,而御六气Z辩,以游无穷者,彼口恶乎待哉!

如果能够驾乘天地之间的正气,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在无所穷尽的境地,那么,他还有什么要依待的呢?

4、 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牛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使命。苏武有之矣。

孔子说:“有远大志向和仁徳Z心的人,他们是宁可以口己的死亡来成就仁徳,也不愿为偷生苟活而损害仁徳的”。他 还

说:“代表国君出使别国,要不辱没国君委派给自己的使命”。苏武是完全符合的。

5、 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语岀《周易•屯卦•六二》。

意谓一群骑士徘徊逡巡,不是來抢劫,而是來迎亲。

6、 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天下容易生长的东西,哂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

7、 子口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乙而问我。

意谓你问'怎么知道仇快乐’,是已经知道我知道仇快乐而问我。

8、 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意谓吃得饱穿得暖,安逸地居处而没冇教冇,就与禽兽并不多。 四、简答

1、 《论语》中孔子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论语》中的孔了,是一位思想深沉、举止端庄的人思想家、人教冇家的形象。《乡党》篇静态地写出孔了端庄而迂谨 的特征。孔子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的一切行事都限定在礼的范围内,只是他有时候太拘泥于小节,实在让人难以 接受。《论语》中的孔子既是一位“圣人”,同时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儒者,是一位循循善诱和蔼可亲的师长形彖。孔 了思想中还冇向往恬淡,投身大自然,追求心闲自在的一面。《阳货》篇中,既表现了孔了性格中冇不被强力所动摇的 棱角的一面,也有在不敢得罪阳货的情况卜-以儿句短语搪塞的圆滑的一面。

2、 《左传》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a、作者善于从复杂的丿力史事件中选取典型材料,条理清楚,叙述既集小,乂富有戏涮性。

b、 作者在记叙历史的同时,还特别注意通过人物的言行去表现人物的性格。

c、 《左传》是以善于记叙战争闻名于世的。作者在记叙战争时,总是把战争和参战各方的政治、外交、民心向背等 因

素结合起来,分析其胜负的原I大I,有时还连带说到战争带来的影响,这体现了作者先进的军事思想。

d、 《左传》在语言方而的成就也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善于记叙行人辞令。 e、 《左传》在详尽地记载历史的基础上,运用了许多文学上的技巧。 3、 苟子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乂一个代表人物。荀子生活的时代的现实已经证明儒 学治国无多大成效,而法家学说却越来越显示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威力,所以荀子纳法入儒,改造了儒学。

在思想上,孟了承认有天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苟了则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主张“制天命”。孟了主张 性善论,是唯心的;苟子主张性恶论,虽然也是唯心的,但他强调人后天的学习与改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极 力主张“法先王”,不遗余力地推行仁政和干-道;苟子则主张既“法先王”,也“法后干-”,主张礼治与法治并用,王道 与霸道兼行。

总Z,荀子既继承了孔孟的学说,又在新形势下对其进行了改造。荀子的思想是战国后期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具有进 步性的。

4、 《国语》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A、注意情节的推进,在记叙中加以渲染、铺排,运用了如同小说家的笔法。

B、冇的篇章中人物性格刻画得颇为生动。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去突现人物,去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也

颇有小说家的特色。

C、语言平实晓畅,有些小故事中人物对话幽默风趣,十分传神。 5、 孟了冇哪些论辩艺术?

孟子善于雄辩,富有气势。孟子所处的时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提出了改良主义的主张,这样 就必然会与其他各家各派展开思想上的交锋。在论辩时,孟了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引 巾到所要论证的话题中,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逻辑上的归谬法,孟子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子在论辩时已经形成了 这种思维模式。另外,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6、 《韩非子》文章有哪些特点?

《韩非子》文章是先秦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

a、 《韩非了》中多长篇论说文,其中冇立论、驳论、解说等多种类型,表现出高度的分析综合能力。 b、 韩非善于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来说理,从而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力。

c、 《韩非子》文章风格峻峭犀利,锋芒毕露,极富于论辩色彩。韩非的法治思想本來就刻薄寡恩,真率直露,所 以为

文也就讲究实效,不加文饰。

7、 先秦散文总体上的特点。

先秦散文就其总体而言,具冇这样一些特点:(1)功利性,无论哪一部著作都是从实用的冃的出发而创作的,还没冇 出现后世那样单纯的抒情写景而供人怡悦心情的散-文。(2)创造性,先秦的散文作家无处模仿和继承,因而各成体系, 各具特色,各有秉性,成为后世各种体裁之源。(3)综合性,这一•时期,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均未独立,往往统 一存在于一部著作小,即这些著作具有多学科的性质。(4)殊途同归,尤其是战国时期,尽管史家的各占观点并不一 致,但都在记述史实的同时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日的,即为当时和后世统治者提供经验和教训,不单是为了史实木身; 哲学家思想各异,但都是为了治理乱世,为了追求一个虽然各自不同但都是太平盛世的理想。

8、 《尚书》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尚书》在文学上的成就包括以下儿个方而:(1)文已成篇。《尚书》之文已经有了起、承、行、合等,有层次,有段 落,有中心,在段落之间,甚至还有了过渡。(2)文体的区别开始明显。《尚书》中的标题有“典”、“誓”、“诰”、“命” 等,它们之间有文体上的区别,如“誓”是面对军队、鼓励将士英勇作战。“诰”多对臣民等。(3)作文技巧的提高。 文中已经用上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尚书》多记言,记言中能传达说话者的语气、情感、神态等。⑷ 散 中间韵,增加了文章的美感,文学性更加突出。

9、 应用文有哪些总体特点?

作为应用文,古今有着相同的特点:(1)具有实用性,即使用性。虽然它和抒情散文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它的首要目 的是耍在实际的生活和公务中具有使用价值,而不是给人们以审美享受。(2)具有真实性。即不能想象、虚构,它所 记录和说明的是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事实。虽然也冇夸大的地方,但作为问题,其要求仍是真实。(3)具冇时效性。即 除少数文体外,一篇应川文是随着事件的发生而产牛的,时间一过,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只剩下文献价值。(4)具有 规范性。每-•种具体的应用文体都有其相应的规范要求,如格式、用语、份数等,而且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 的。

10、

简述《史记》人物传记的语言特色。

《史记》传记在语言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不仅准确地叙述历史发展过程,而R能生动地刻血人物形象,具冇鲜明的 个性。(1)司马迁创造了一种接近口语的文言,朴实实用,既便于叙事,又使人易懂。他有意识地摒弃那种词采华美 的语言形式,加强语句的长短变化,使其更为散文化,从而创造岀自己的干净利落、朴实优美的语言风格。(2)司马 迁善于用历史人物本少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展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就是他内心的外现,说话的神态、 口吻,包括内容都带有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司马迁对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这些语言加以记录,就能表现人物 的个性。(3)《史记》本身的叙事语言也是十分高妙的。不仅能准确地记述事件的发展经过,而口能极好地烘托环境气 氛,使人物和事件活起来,如同小说一般。(4)司马迁大胆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增强语言的形彖性。

11、

《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国语》的思想进步性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民本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小的许多明儕者及许多哲人都比 较重视民心向背,从而主张在一定的限度内保障民的利益,1=1的是为了得到民的支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2)揭霍 了统治者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荒淫阴险、骨肉相残的ii恶和残暴行为。对于统治者的揭霜,先秦史书多能做到,秉 笔直书,不隐恶,是对当时史官的耍求。(3)作者肯定和赞扬了有卓识远见的政治家、爱国者、在历史上起进步作用 的人。

12、

《左传》的思想倾向。《左传》所包含的思想比较复杂,但其进步思想倾向十分明显。(1)作者作为一个忠于历

史 事实的史家,木着“不隐恶”的史徳,真实地描述了历史事件,对统治集团及其成员的荒淫无耻、阴险凶残,贪鄙邪 恶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上,作者强调“人道”。在“君”与“民”的关系上, 作者十分强调“民”在历史进程屮的重要作川,体现了民本思想。(3)《左传》的作者对政治上具有卓识远见的人、历 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有爱国言行的人、有高尚节操的人,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4)《左传》作为先秦历史阶段的产 物,也必然反映出思想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如作者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主张维护宗法制度,维护反映 尊卑上下的“礼”等,以及迷信天道鬼神等。

13、

《周易大传》提出了哪些文艺观点。

《周易大传》虽然是释经,但它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明,而是就经文而加以发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包存极为美妙 的哲学、文艺、美学等方而的论述,对后世文化产纶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文艺观点包括:(1)非常重视“言”、“辞” 的作用。《周易人传》多次提到言辞是一个君子修养的重要方而,作为君子,必须通过修饰H己的言辞來确立白己的诚 信,将其看作成就H己事业的关键,若出言不慎,将导致祸乱的到来;言辞是交往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观,团结和 睦的言辞才是君了Z言;君了Z辞既要冇内容,又要讲究言辞的技巧。(2)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悄的。《周易大传》 论述了 “辞”和“情” Z间的关系,“圣人Z情见乎辞”,内心的“情”不同,所外观的“辞”也就不同。(3)提出了

“书”“言”“意”等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是捉岀了文艺创作的重要论题。①“书”指书而文字;“言”

指言语,口头所说之话;“意”指思想和内心的领悟,即“心意”。②指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明了三者的关 系。(4)关于“文”的论述。《周易大传》指出“爻有等,故曰物,物象杂,故曰文”;提出“天文”“人文”两个文化 范畴。自然万物,刚柔交错,形成了天文景观;人文即为“礼”。刚柔交错的天彖是自然的外观形式,是自然的“文采”; “礼”的等级是社会的外观形式,是社会的“文采”。《周易大传》的这些论述对后世的文论和和美学有着不可估量的 影响。

14、

《春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艺术特点有:(1)记事上“以事系日,以LI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即以年、时、 刀、1_1、事为记史顺序,首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记史系统。(2)记史简略,叙事只是一个大纲,并不细写,如同现在 文章的大标题。(3)《春秋》在语言上的特点比较突出。①特别重视用词的准确和含义的深刻,\"微言大义”,即以准确 的词语來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态度、立场等。②《春秋》虽不以记叙见长,但有些记叙句非常讲究技巧,表现了在遣词 造句上的功力。

15、

简述《史记》的影响。

《史记》作为一部在散文发展史上具冇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巨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1)司马迁 在史德和人格方面为后代的史学家、有志Z士树立了榜样。他继承了先秦时期史学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并进一步 发扬光人;他自身遭受不幸而不颓其志,忍辱含垢而发愤著述。这种人格精神鼓舞、激励着后来者,其史徳也为示人 崇敬。(2)

H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纪传体例后,在以后的正史范围内儿成定例。其本纪、世家、表、书、列传五 大部分相互映

照、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博大而系统,具有很高的科学性。(3)司马迁首创的人物传记这一体 裁的影响也是I•分深远的。从《史记》开始就出现了传记文学这一门类,其刻画典型人物的种种方法和艺术技巧都为 后代史家和文学家所借鉴和学习。

16、

孟子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一些同时代人的言行和学说,体现了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为缓和地 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①孟子在理论上提出了 “性善”论的观点,这是“仁 政”的理论基础。孟了认为人先天就冇四个“善端”,只要发挥这四个“善端”,就可以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基 本的道德。②孟子极力宣扬“仁政”学说,推行“王道”。“王道”要求在位者行仁政,以德服人,反对以力服人,“王 道”是孟子最终政治目的,是其治理国家的最高设想。③孟子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者的贪婪残暴。④孟子思想中 也有许多不正确的地方,如明确规定了劳心劳力的等级和秩序,为历代统治者的剥削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17、

《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有哪些?

《战国策》记史的真实性虽然不如《左传》,但可以说在叙事文学上乂创造了一个高峰。(1)书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历 史人物形彖,上至君王,下至士卒,形形色色,其中许多是说客谋士。作者通过重要场而、坏境的选择,通过人物的 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2)《战国策》屮策士的语言独具特色。①策士语言铺张、敷张扬厉,纵横驰 骋,H有一股打动人的气势;②善于令张。这不仅表现在修辞上,也表现在史实上;③有时叙事之语灵活精巧,有声 有色。这常常体现在一些小故事的叙述中。(3)善于用故事寓言说理。这是策士游说的需要,也是表现他们II才的一 个重要方面。从文学角度而言,策士是寓意于寓言,化抽彖为具象,使道理明了,便于对方接受。

18、

《史记》传记的思想倾向。

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尊重历史事实,富有求实楮神,许多地方都突破了封建正统观念,具有明显的民主 性和进步性。(1)对于封建帝王敢于持批判态度,对汉王朝统治集团也敢于揭露和讽刺。司马迁继承了先秦的史徳, 秉笔玄书,没有把历代帝王神化,对历代统治集团的成员也褒贬分明。(2)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司马迁在《史 记》中肯定了农民起义的止义性,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苫,详细记载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经过,并给予很高的评价。(3) 热情地歌颂了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有重大贡献、有爱国思想的上层人丄,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即使 对应否定的人物也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4)为许多岀身社会中下层的历史人物立传。对■于岀身社会中下层的帝 王将相以及散见于各传记中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司马迁看到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这是十分可贵的。 五、论述

1、《庄了》散文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 ①想彖丰富,构思奇特,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庄子》文章总体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排斥对客观事物作具体而细致 的

真实描绘,这种总体上的虚构和局部的求实造成了这部书中的艺术形象虽非事实,但乂不失真实的特色。

%1 《庄子》中的文章人都通过寓言、神话和故事來说理,这就人人增强了它的文学性,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 在庄子这里,寓是寄寓的意思,言即言论。寓言就是托于别人而说的话,就是将白己的观点寄寓在某个人物的话或某 个故事Z中。《庄了》寓言的特点:

a、 在文章中的密度大,许多文章基本上就是由几个虚构的故事组成的。

b、 将哲学、政治等观点渗透到寓言故事之中,文章的观点与寓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而且文章的观点往往 不

明确说出來,而要由寓言故事加以引申,要从寓言故事本身去分析。

c、 往往形彖大于思想,也就是作品中的形象的客观意义往往超越了作家的主观意图,具有更广泛深刻的内涵。

总之,《庄了》寓言极富于创造性和生命力,是其文学性的主要表现。

%1 《庄子》文章纵横扌卑阖,仪态万方,表现出一种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庄子行文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同时冲破 了一切固定的模式,任性大胆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

2、 《史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不但是一部伟人的历史著作,还是一部划时代的文学巨著,在文学的许多方面,它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 开创了人物传记这一形式,也就是开创了传记文学这一体裁。先秦没冇这种传记史体例,司马迁在对前代史籍借鉴、 继承的基础上,突出了人创作历史这一因素。《史记》的文学成就具体体现在:

第一,司马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历史材料进行了慎重的选择和恰当的安排。司马迁选择的是那些他认为最能 反映历史进程的典型人物,在事件的选样上选择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典型材料。比如《留侯世家》小对张良诸多 事件的选择即是。

第二,《史记》具有极其强烈的悲剧色彩。书中的悲剧人物有120多个,这与司马迁本人的遭遇密切相关。 第三,为了使事件能集中地突出人物,司马迁还首创了 “互见法”。所谓互见法,就是一个事件牵涉到几个人物, 不可能在这些人物的传记里都把这些事件重复一遍,这件事对突出谁地性格最典型,司马迁就把它写到谁的传记 里,而在其他人的传记里只用“在某某传中” 一句加以说明。这样,既避免了材料的繁复,有有利于突出人物的 性格。例如,司马迁对鸿门宴(分见于《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留侯世家》)的处理即是。

笫四,《史记》人物传记的结构多样,安排合理,极具艺术性。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廉颇为主线安排人物, 《魏具武安侯列传》对魏具、武安侯和灌夫才盾的叙述即是。

第五,《史记》人物传记在语言上的艺术成就也极高,不仅能准确地叔述历史发展进程,而且能纶动地刻画人物 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司马迁主要使用了个性化的语言來写人,他还人胆地采用民间口语、俗语、谚语,以便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总Z,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伟大文学巨著,《史记》的成就是极为突岀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

3、 《孟子》的文学成就。

《孟子》的议论增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了语录文体的新发展,是早期散文从“章”到“篇”的过渡环节。

(1) 《孟子》刻画了孟子这一人物形象,大量的对话性的议论文字往往在记录双方言论的时候,同时写出了整个 议

论的过程,通过这种冋忆录式的笔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孟子》刻画人物是靠内心壯界的揭示, 个性化的语言,在以言叙事中以言写人。

(2) 《孟子》文章善于雄辩,富有气势。①在论辩时,孟子善立机巧,引人入毂。即他善于将题外的公认的道理 引

屮到所要论证的话题屮,从而使对方口服心服。②逻辑上的归谬法,孟了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孟了在论辩时已经形 成了这种思维模式。③孟子在论辩时还善于因势利导,从而步步紧逼,牵着对方的鼻子走。④《孟子》小文章的逻辑 推理,感情因素,排比句的运用使文章极具气势。

(3) 《孟了》长于运用比喻和语言來说明道理。孟了设喻时避开了偏僻深奥的东西,显得丁分浅鉤灵活,与事理 密

合无间。从广义的角度看,寓言也是比喻,便于说明道理,《孟子》中的寓言也善于刻画人物。

4、 《墨子》的文学成就。

《墨子》散文与先秦其他诸子散文相比,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在小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 《墨子》文章体有因革,其中既有对话语录体的文章,也侑比较完整的论说文,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的重

大发展。《墨了》中冇些文章是由语录组成,但这些语录往往围绕着一个中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墨了》中也 包含了对话体文章和完整的论说文,这些论说文有一个概括文章屮心的真正题目,而且能围绕中心进行论证,讲究结 构安排,篇幅完整。

(2) 《墨了》文章逻辑推理严密,具冇很强的说服力,实开我国论辩散文的先河。墨子立论时最重证据,并把

这一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三表”方法(“三法”)。即立论时必须有三个方面的根据:①前人的经验;②个人和 百姓的亲身体验;③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创作也实现了其理论,许多文章都证据充分,论证严密,能以理 服人。

(3) 《墨子》散文朴实无华,很少修饰,表现出尚实尚质的特点。墨子捉出“非乐”主张,这种思想反映在文

章写作上,就是重视实用,不讲文采。墨子为文都是有所为而发,针对性强,文章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墨子 为防止“以文害用”,为文时有意避开文饰。这些形成其文章质实而缺乏文采的特征,这也是其对后世影响不人的重要 原因之一。

5>答:《论语》不仅是一部记述孔子思想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意义的巧。

(1) 《论语》一书写出了孔子、孔子弟子和其他一些人物的形象。《论语》是以记言为主的,由于记述者多是孔子

的 弟子,一來对孔子的言行十分熟悉,二來记述孔子的话时往往满怀敬仰和虔诚的心情,对孔子的仪态举止、神情等也 加以描绘,从而鳞明地写出了孔子及其弟子等的形象。

(2)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形彖性极强,又富于启发性、哲理性,都是生动精辟的格言警句。

(3)《论语》的语言风格朴实含蓄,雍容和雅。广泛地运用了当时的口头语,同时又加以提炼,使Z既平易又极有概 括

性,再加上大量运用了各种虚词表情达意,使《论语》成为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语言的 成熟,它以第一部私家著述的新的形式、新的文风、导致了后來墨、名、道、法各家风格多样、牛动活泼的散文的出 现。

6、答:《史记》和《汉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既冇同,又冇异,这反映了前后汉思想意识上的发展,也反映了史传 文学

的风格上的变化。 相同点:在思想倾向上:

(1)

班固和司马迁一样,都在记史时耒笔直书,遵循B先秦以來的史徳标准,记载历史详实而严谨。

(2) 对于汉代帝王,班固和司马迁所持的观点相同,但缺乏司马迁的那种胆略。

在艺术性上:

(1) 班固在记史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人物形彖的刻画。

(2) 班固在选材上也极为注意典型性。

(3) 在刻画人物时,班固也一样注重通过细节的描写來突出人物的性格。

不同Z处:

(1) 班固是以儒家的是非标准來记史,“惟圣人Z意尽心”,同时他还继承了前代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说,许多方

面 的看法与司马迁不一•致,其思想进步性不如《史记》。

(2) 班固更看中史的一而,更看中学术的一•而。当史学和文学不能很好地统一时,班固便把史学放在首位。在许

多 人物传记小,班固常常插入许多的文献资料的原文,学术性更强,同时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3) 《汉书》的语言风格与《史记》人不相同。班固叙事严谨,不喜夸饰,没有战国至汉初那种策士纵横之风。

《汉 书》的语言凝练典雅,喜用骈偶,这一点在议论文字上尤为突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