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述类文本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届陕西高三上开学考)

2022-08-24 来源:好走旅游网
陕西省两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 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 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 姚名

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

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目录学史》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后,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

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

C.《叙论》《结论》两篇虽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更关键。

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

B.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

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

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的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

B.《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

C.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项文中的对位信息是:“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选项中所说“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后”于文中无据,原文中并没有表述影响的前后顺序。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B项文中对位信息是:“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

文中批评的是在这之前的整个中国目录学史,而非姚明达的《中国目录学史》这本书。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C项的对位信息有两处:“《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由此可见,《叙论》《结论》并非这本书的主体部分,选项犯了“混淆是非”的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

(2)B项在文中的对位信息是“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不难看出,文中例举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是为了说明使用“断代法”来写也是可以的,并不是为了说姚明达的方法不可以,恰恰相反,是明确肯定了姚明达的创新的。

(3)C.文中的对位信息“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阐述了主题分类法的弊端,但并没有说“依时代为先后”是断代法的优点,更没有说明断代法就更接近历史真实。 答案: (1)D (2)B (3)C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

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