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合理的植物配置是十分重要的,植物可以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感。因此在生态园林设计中遵循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充分发挥园林的观赏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植物配置在具体应用中的艺术手法 1.1 植物配置中线型的处理手法
乔木和灌木的搭配要根据空间的线型来布局,如果中轴线明显, 那么植物种植要遵循这种布局。最典型的例子是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 它将成排高大树木种植在林地小路两侧, 四周不设围墙, 用绿化来划定界限, 既能分割空间又与周边田野融成一片。这种种植方式加强了线性透视的感染力。倘若要减弱直线的力度可以用波浪线及曲线, 如在大庭院前种大乔木, 有柔化建筑僵硬线条的作用。设计中转折过渡点可以通过竖向强调, 如瀑布状灌木或树篱结构变化来实现。如果设计中线条都是波浪状或不规则的, 那么放入直线条的植物会令人感到不协调。
1.2 植物配置与面积的比例关系
植物配置要特别注意给其足够的面积。开放空间可以影响植物配置的数量与形态, 如果在很小的空间内种植较多的植物, 就会令人感到拥挤。在较大的空地上种植少量的树木, 就会令人感到空旷,种植数量应与用地面积相平衡。
1.3 植物配置中光与影的关系
阳光与阴影的比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株的需要。在大范围的种植区群植可增加阴影的效果, 开敞空旷的林中空地, 可用植物群植的多样性来加大景深。
1.4 植物配置与地形的关系
植物配置还与地形的起伏有关。如果在一块面积较大的地方, 地形是多起伏或山地, 那么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有层次的配置就能看到林冠线此起彼伏。倘若地形比较平缓, 可用乔木、灌木、地被的组合配置来丰富空间上的景观。
假使想让林冠线比较, 那可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种上比较矮小的植物, 在地势比较低的地方种上比较高的植物。
1.5 植物配置中应用奇特造型的树种
在植物配置中还要注意对树形奇特树种的配置, 它们既可孤植也可群植, 对于比较平坦、开敞的空间可孤植一些树形奇特的树种, 来体现个体树的形态美。若是为了体现一种氛围, 也可对树形奇特的树种进行群植, 如为了表现热带风情, 我们可以群植棕榈来表现。
1.6 植物配置与距离的关系
当远景或借景缺乏吸引力的时候, 在远处群植可使前景中的植物显得更为突出。借景若融入园林场景中, 最好使前景简单, 在竖向上没有遮挡以便看到更多更远的景色。
1.7 植物配置与动、静空间的关系
乔木和灌木互相有层次地搭配构成一个空间的主体结构, 它们可以构成一个简单、安静、沉思的空间, 也可以构成一个复杂、曲折的活动空间。如福州闽江公园在乔木下种植了许多黄金榕, 大多以曲线排布, 应用线的形式来分割空间, 作为安静休息区与公共游玩区域的隔离, 形成动静对比。
1.8 植物配置前景的處理
大面积种植一种植物可以使空间显得大一些,而混合种植也能创造出用不同植物编织出来的地毯效果。地被植物也可作为色块用, 构成整个设计的前景。如五色苋、彩叶草等都有美丽的颜色。有的地被植物会开花, 如蟛蜞菊, 开黄色的小花, 若在斜坡上片植效果较好。
1.9 外形与植物配置的关系
由于植物外形的多样性, 要想取得植物群体在形状上的和谐,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一群外形、分枝相似的植物配置在一起, 这样容易产生和谐的美感。当然也可以使形状相似的植物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这样会创造出一种节奏感, 把整个设计统一起来。
二 、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应注意的事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二是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三是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遵从“互利共生”原则。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每个地区,或者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因地制宜的植物群落,进行植物配置,首先应该以本土植物为主,也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群落。并且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因此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是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十分必要的。
2.1 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植物选择上每个城市的特色也都不尽相同,各地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通过植物配置可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乡土树种,以及一些特色植物。乡土树种就是一个城市的特色,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树种就是因为,该树种在该环境下最适宜生长,长势最好。同时每个城市的自然条件都不一样,每个城市所具备的和体现的功能也不同,自然资源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说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优势。而对于植物配置应该体现一定的地方特色这一点来讲,多数的设计者都会以乡土树种为主,一是符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二来乡土树种往往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点,设计时再配合使用一定的艺术手法。三是建议使用一些特色植物,在当地可以存活的植物,这一点也是建立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之上的。
2.2 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遵从“互利共生”原则
“互利共生”原则是植物配置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原则之一,有利于园林绿化的后期发展和管理,可以达到更好的造景效果。要把可以相互促进生长的植物配在一起,可以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一定要避免相互排斥的植物搭配,不但绿化效果不好,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得不偿失。因此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要遵从“互利共生”原则。
结束语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是园林景观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也是一个难度很大、效果最直接的环节设计表达的手法多元多样濡要结合具体的文化风格和主题对
文化元素进行运用以及对景观进行合理的布置,因地制宜的去探索适宜的设计手法。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在配置过程中要注意与色彩、质地、距离、光影、地形等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植物创造一个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活空间, 还需每个园林工作者来探讨。
参考文献:
[1]戴晓勇,骆礼秀,林则信,王进.园林植物培育中乡土植物的初选技术———以贵州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6).
[2] 廖振军, 刘旭红. 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表现[ J] . 宜春学院学报, 2005, 27( 2) : 96.
[3] 朱丹粤. 城市园林绿地植物配置原则[ J] . 华东森林经理, 2002, 16( 2) : 55.
[4] 藏德奎. 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83- 91.
[5]张前进,阎宏伟.论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