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主要变化
2010年辅导教材与2009年相比主要变化 1。删除原教材中第一章的全部内容。 2.新增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3.修改了购入固定资产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 4。修改了成本法核算下确认投资收益的处理方式。 5。新增现金流量表项目的填列说明。 6。新增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7.新增辅助生产成本顺序分配法和代数分配法。 8.新增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9。新增教材第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0。新增教材第十一章财务管理基础的内容。
第一章 资产
【提示一】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权责发生制,也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利和责任的实际发生时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即收入归属期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例如:
(1)对于企业本期已向客户发货而尚未收到货款的交易,应作为本期的收入,不应作为收到货款期间的收入。
(2)对于本期已经预收货款而尚未发出商品的交易,由于本期不具有收取货款的权利,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而只能作为一项负债。
收付实现制,也称为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本教材第十章)。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的企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例题1·单选题】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预付两年办公楼租金24 000元;以现金68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1 500元。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 )元。
A.19 580 B。7 080 C。14 180 D。 3 180 【答案】D
【解析】24 000÷24+680+1 500=3 180(元)。 【提示二】会计科目和账户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科目的内容和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进行分类。 1。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
如前所述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可归结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要素.与此相适应,会计科目也就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
1
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会计科目表(一般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下表所示。
顺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编号 1001 1002 1012 1101 1121 1122 1123 1131 1132 122l 1401 1402 1403 1404 1405 1411 1471 151l 1512 1531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701 1702 1703 1711 1901 2001 会计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材料采购 在途物资 原材料 顺序号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编号 2203 2211 2221 2231 2232 224l 2501 2502 2701 3101 4001 4002 4101 4103 4104 5001 5101 6001 6051 6111 6301 6401 6402 6403 6601 6602 6603 6701 6711 6801 会计科目名称 预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三、共同类 衍生工具 四、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五、成本类 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六、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2
材料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应收款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商誉 待处理财产损溢 二、负债类 短期借款
33 34 220l 2202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65 6901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会计科目按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在教材的第七章用到比较多)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总分类会计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例如:“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实收资本”等.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统一制定。
(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分类会计科目简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明细会计科目是在某一个总分类会计科目下设置的,
例如:应收账款--A公司、应付账款——B公司等。不是每个总分类会计科目都要设置明细科目,例如库存现金不需要设置明细科目。是否设置明细科目主要取决于企业核算和管理需要。如果某一总分类科目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较多,可以增设二级科目(亦称子目),二级科目是介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亦称细目)之间的科目。子目和细目统称为明细分类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总分类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详细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二)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T型账户式:
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划分为左右两方,左右两方都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即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规定右方记录增加额,则左方就应该记录减少额。究竟哪个账户的哪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要看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左右两方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关键点),账户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账户一般有四个金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及期末余额。 这四项金额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注意: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相对于一定的会计期间来说的,一定会计期间结束时的期末余额,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就成为期初余额。也就是说,本期的期末余额=下期的期初余额。
(三)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相同)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重点理解) (1)两者的联系是: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
(2)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提示三】账面价值、账面净值、账面余额(账户余额)的区别 固定资产: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
3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其他资产:
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账户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账面余额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例题2·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005年12月31日购入固定资产,买价100万元,不需要安装即可投入使用。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07年12月31日经检测发生减值8万,发生减值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残值都没有变化。
要求:计算该企业在2007年12月31日的该设备的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价值. 【答案】
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100万。 账面净值=100—20—20=60(万元) 2006年折旧额=100/5=20,那么该企业在2007 (万元),2007年折旧额=100/5=20(万元)
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值=100-20-20=60(万元). 账面价值=100—20—20-8=52(万元)。 【提示四】支付手续费方式的受托代销商品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是否为企业的资产 学习关键点:受托代销商品属于其他企业的资产,本企业无所有权,所以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
受托代销商品不属于企业的资产,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属于企业的资产。 受托代销商品企业做的会计处理是: 借:受托代销商品
贷:受托代销商品款
资产的定义和特征(2006、2009年多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重点)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提示1】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对其进行控制,应将其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
【提示2】受托代销商品属于其他企业的资产,本企业无所有权,也无控制权,并且销售该批资产的经济利益需要支付给受托方。所以受托代销商品不属于企业的资产。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定义的有( )。(2009年考题)
4
A。委托加工物资 B.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C.受托代销商品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答案】ABD
【解析】资产是指企业的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受托代销商品,受托方不拥有商品的所有权,不符合资产定义;委托加工物资、尚待加工的半成品、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均符合资产定义。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属于资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有( )。(2006年考题) A.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B。被企业拥有或控制 C。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D.具有可辨认性 【答案】ABC
【解析】资产的特征中不包括“具有可辨认性\",如资产中的商誉就不具有可辨认性。 【例题5·判断题】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对其进行控制,故应将其作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 )(2005年考题)
【答案】正确
【提示五】库存现金的短缺或溢余如何处理
学习关键点:现金短缺计入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企业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2005年单选、2008年判断)。
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2)如为现金溢余,
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2004年单选).
【提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属于资产类的科目,期末必须按照批准结果进行处理,不能留有余额,如果期末还没有经过批准,则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果日后批准的与预处理的不一致则进行调整.(2001年单选题)。
【例题6·判断题】现金清查中,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2008年考题) 【答案】错
【解析】现金清查中,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7·单选题】企业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款,经批准后应计入( )。(2005年考题)
A。财务费用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答案】B
【解析】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8·单选题】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查出现金溢余,并将溢余数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后经进一步核查,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对该现金溢余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2004年考题)
A。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B.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C。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D.将其从“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答案】B
5
【解析】 审批之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之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提示六】企业的定额备用金与一次领用的备用金应如何进行处理
学习关键点:定额管理的备用金,报销时冲减库存现金,一次领用的备用金,报销时冲减其他应收款。
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备用金.对于备用金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借方登记备用金的领用数额,贷方登记备用金使用数,余额在借方,表示暂付周转使用的备用金数额。备用金的管理包括:
(1)定额管理:指财会部门对经常需要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核定的定额付备用金,定额备用金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照核准的报销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其核算过程
①按定额拨付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②使用后报销时(花多少补多少,花掉的计入成本费用,补是指用现金补足花掉的)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库存现金 (2)非定额管理: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个人的实际需要,一次付给现金,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报销时财会部门根据所付款项和应报销的金额进行清算,若有余款全部收回,若不足,则补足差额。
①按实际数额拨付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②使用后报销时(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库存现金 (原借多了,由经办人员退回的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库存现金 (原借少了,应补给经办人员的现金)
【例题9·计算分析题】某企业对总务部门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定额为1 000元。总务部门一次领取时,会计分录为: 【答案】
借:其它应收款—备用金—总务部门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月末总务部门的备用金保管人员当月凭有关单据向会计部门报销,报销金额为750元,会计部门以现金补足定额。此时会计分录为:
6
借:管理费用 750
贷:库存现金 750
【提示】实行定额管理“备用金”科目的金额平时不做变动,只有企业改变备用金的定额时才做变动。
【例题10·计算分析题】职工李明出差预借差旅费1 000元,以现金支付。会计分录 【答案】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李明)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李明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900元,余款以现金返回。 借:管理费用 900
库存现金 100 贷:其他应收款-李明 1 000
【提示七】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否属于原始凭证. 学习关键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属于原始凭证仅仅是为了核对账目记录设置,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应定期与其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除记账错误外,还因为存在未达账项。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2008年多选题):
一是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企业账上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二是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企业账上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三是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企业账上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四是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企业账上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 【解释1】发生未达账项的实际可以理解为两种:一是企业入账,银行尚未入账;二是银行入账,企业尚未入账。对于未达账项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检查核对,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解释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关键点),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记账依据(2007判断题).
【例题11·多选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下列未达账项中,会导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有( )。(2008年多选题) A.企业开出支票,银行尚未支付 B。企业送存支票,银行尚未入账
C。银行代收款项,企业尚未接到收款通知 D.银行代付款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答案】AC 【解析】企业开出支票的同时在账簿上已经记录了一笔银行存款的减少;选项BD是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的情形。
【例题12·判断题】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 ) (2007年判断题) 【答案】×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提示八】商业折扣与现金折扣对应收账款核算的影响。 学习关键点:
7
(1)存在商业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同时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直接以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2)存在现金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也不能以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3)计算现金折扣时,注意题目中是否要求考虑增值税的因素。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包括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从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增值税销项税额,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2006年多选、2007年单选)。
【解释】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属于应收账款的范围,但不属于企业的收入. 2.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现金折扣的处理. (1)商业折扣: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解释】存在商业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同时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直接以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2)现金折扣:现金折扣是企业的一种融资行为,为了即早收回货款,而给予购买方的一种付款优惠政策,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2009年单选题) 【解释】存在现金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也不能以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题13·计算分析题】甲公司在2009年12月18日向乙公司销售100件商品,每件
商品100元,提供10%的商业折扣,增值税税率为17%;假定不考虑销售成本,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2007年12月18日销售实现时,按销售总价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0 5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530 【解析】存在商业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同时企业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直接以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题14·计算分析题】甲公司在2009年12月18日向乙公司销售100件商品,每件商品100元,提供10%的商业折扣,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规定如果在10天内付款则给予10%的优惠(不含增值税),假定不考虑销售成本,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答案】
2009年12月18日销售实现时,按销售总价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0 5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530
如果在10天内付款:
借:银行存款 9 630 财务费用 900
贷:应收账款 10 530
【解析】存在现金折扣,销售企业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应当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
8
额计算,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也不能以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题15·单选题】某企业2008年8月1日赊销一批商品,售价为120 000元(不含增值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l7%。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客户于2008年8月15日付清货款,该企业收款金额为( )元.(2009年单选题)
A.11 8 800 B。137 592 C。138 996 D。140 400 【答案】C
【解析】注意该题在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该企业收款金额=120 000×(1+17%)×(1-1%)=138 996(万元)。
【例题16·单选题】某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6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为购买方代垫运杂费2万元,款项尚未收回。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为( )万元。(2007年单选题)
A.60 B.62 C.70.2 D.72。2 【答案】D
【解析】该企业确认的应收账款=60×(1+17%)+2=72。2(万元)。 【例题17·多选题】下列各项,构成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有( ).(2006年多选题) A。赊销商品的价款 B.代购货方垫付的保险费 C。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D.销售货物发生的商业折扣 【答案】ABC
【解析】赊销商品的价款、代购货方垫付的保险费、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构成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而销售货物发生的商业折扣直接扣除,不构成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提示九】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转销坏账和坏账收回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影响。 学习关键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的余额。 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解释】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等。企业可以针对上述发生减值的应收款项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学习关键点1:企业当期计提坏账准备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2.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坏账准备\"科目,核算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转销等情况。 企业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应当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坏账准备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解释1】坏账准备科目属于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 【解释2】上述公式中\"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为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解释3】当期应计提的金额=应有的期末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前的余额. 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企业发生坏账损失时,
9
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学习关键点2:企业确认坏账损失时不影响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也可以按照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2004、2006年计算分析题)。
学习关键点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时减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
【例题1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 )。(2008年多选题)
A.计提坏账准备 B。收回应收账款 C。转销坏账准备 D.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答案】ABD
【解析】
选项A,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选项B,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选项C,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选项D,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例题19·多选题】下列各项,会引起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 年多选题)
A。收回应收账款 B.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C。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D.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 【答案】ABCD 【解析】
选项A,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选项B,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选项C,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选项D,借:应收账款
贷:应收票据
)。(200610
【提示十】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的区别.
企业购买股票确认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记入“应收股利”科目核算;企业购买债券确认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的记入”应收利息\"科目核算. 【提示十一】如何计算不同情况下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 学习关键点:注意区分题目中是需要计算处置时的损益还是要求计算某期间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如果要求计算某期间实现的损益,则需要考虑在购买时计入投资收益科目中的金额。
学习关键点: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 【例题20·单选题】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 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l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 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2009年单选题)
A。25 B.40 C.65 D。80 【答案】A 【解析】2008年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2000×4%×1/2—15=25(万元) 【例题21·计算分析题】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股票200股,每股市值10元,支付价款为2 000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50元。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以12元每股出售。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处置时,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答案】 (1)(12—10)*200—150=250(元) (2)(12-10)*200=400(元) 【提示十二】存货采购成本的确定 学习关键点:注意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的增值税的进项税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借方。
1.存货的采购成本(2004、2007、2008年单选、2009年判断)
(1)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1】针对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一种情况是计入到存货成本;(2009年判断题)
【提示2】针对商品流通企业发生的进货费用可以先进行归集(在”进货费用”科目下归集),期末应将归集的进货费用按照商品的存销比例进行分摊.对于已销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2009年判断题)
(2)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2007年单选)。
11
【提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存在抵扣的问题,不能将其计入到存货成本,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针对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将增值税计入存货成本,而一般纳税人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所以不能计入存货成本(2004年单选)。 (3)相关税费,是指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进口关税和消费税等.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4)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
【例题22·计算分析题】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只是增加单位成本的金额,无须在会计处理上进行任何体现。如购买存货1 000斤,支出1 000元,合理损耗是50斤,则账务处理仍然是:借原材料 1 000贷银行存款1 000,只是单位成本从原来的1元增加到1 000/950元(2008年单选题)
但是,下列费用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其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应计入存货成本。如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确认为当期损益。 (2)仓储费用,指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如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而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应计入当期损益。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例题23·判断题】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杂费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进货费用数额较小的,也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09 年判断题) 【答案】√
【例题24·判断题】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只是增加单位成本的金额,不增加存货成本的总金额.( )
【答案】√
【例题25·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 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 )元。(2008年单选题)
A.50 B.51.81 C。52 D.53.56
【答案】D 【解析】(2 060×50+3 500+620)/(2060-60)=53.56(元/公斤)
【例题26·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万元。(2007年单选题) A.27 B.29 C.29。25 D.31。25
【答案】A
【解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此增值税可以抵扣,不应计入存货的成本中,但是包装物押金是单独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的,不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中.如果是包装费则计入外购存货的成本。因此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 借:原材料 2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5
12
其他应收款 2
贷:银行存款 33.25
【提示十三】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学习关键点: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和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和结转的超支差异;
原材料期末实际成本=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借方余额 原材料期末实际成本=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期末贷方余额 原材料期末计划成本=原材料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贷方减少额 材料成本差异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采用计划成本进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1)企业应先制定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原材料的分类、各种原材料的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成本。
(2)平时收到材料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出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内,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
(3)平时领用、发出的材料,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关键点)(2008年判断题),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2.科目设置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2006 年判断题).
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提示】
(1)原材料科目的借方、贷方、余额都是计划成本。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期初、本期入库、本期发出、期末)=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期初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本期发出金额、期末余额)+(—)材料成本差异(期初余额、形成的差异、分摊的差异、期末余额)
(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有两个阶段,一是形成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入库,借差表示超支,贷差表示节约,即调节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实际成本;二是分摊阶段伴随着原材料的发出,借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即差异形成时在贷方),贷方表示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即差异形成时在借方),即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费用调解为实际成本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老师手写:
13
①购买材料 实际成本 100 计划成本 80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形成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80 。。
材料成本差异 20(超支)
贷:材料采购 100
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阶段,重点掌握材料成本差异的对应科目为调解的计划成本费用科目:
老师手写:
分摊:材料 计划成本 80 领用 。 。
实际成本100
40万
生产领用50% 80万
借:生产成本 40(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40(计划成本)
老师手写:
借
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差
异)
贷
形成20(万) 。。
80万(计划成本) 结转发出材料的 (节约差)
超支差表示实际材料成本超过计划,在“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归集,待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发生时在借方,分摊时一定在贷方)时,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即将超支部分转入成本,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同理,节约差表示实际材料成本小于计划,在“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归集,待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发生时在贷方,分摊时一定在借方)时,
借: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 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即将节约部分冲减成本,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3。购入材料的核算
在计划成本法下,取得的材料先要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与
14
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核算.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科目,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科目。 老师手写:
材料成本差异率: 分子:差异额
期初(借)+ 本期(借)/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借)- 本期(贷)/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贷)+ 本期(贷)/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期初(贷)- 本期(借)/分母(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
4、发出材料的核算
(1)结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根据领料单等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2)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上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应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结转,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借记或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或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期(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除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外,应使用当期的实际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率与本期成本差异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解释1】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重点关注分子,借差(超支差)用正号、贷差(节约差)用负号。
【解释2】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2004、2007年单选).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当期实际的差异率)
【解释3】委托外单位加工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可按期初成本差异率计算。 【解释4】考试时重点关注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和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2007年单选题)。
【例题27·单选题】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 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l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09年单选题) A。798 B.800 C。802 D。1 604
15
【答案】C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 000)×100%=0。25%;发出材料承担的材料成本差异=1600×0。25%=4(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余额=—6+12-4=2(万元);2008年12月31结存
的材料实际成本=400+2 000—1 600+2=802(万元)。 老师手写:
借
12万 6万 材料成本差异
6万
贷
4万(发出材料)
2万
【例题28·判断题】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材料进行日常核算,应按月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不应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分摊。( )(2008年判断题) 【答案】对
【例题29·单选题】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 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万元.(2007年单选题)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答案】A
【解析】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0+(110-120)]/(80+120)×100=5(超支).
老师手写:
80万+120万=200万(计划成本) 借 材料成本差异 贷
20万
10万(120-110)
(20-10) 10万
【例题30·单选题】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2006年单选)
A.502。5 B.570 C。630 D。697.5
16
【答案】B
【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45-85)/(250+550)= -5%,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节约差异为600×(—5%)= -30万元,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的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00—30=570(万元)。 【提示十四】增值税与消费税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学习关键点:增值税和消费税都是流转税,增值税是需要在各个流转环节都要征收的一种税,而消费税仅仅在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其他环节均不需要再缴纳。所以在委托加工环节缴纳了消费税则在以后的环节就不再缴纳了。
【提示1】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因此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不能计入到产品成本。
【提示2】消费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的一个税种,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只在应税消费品的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缴纳,在以后的批发、零售等环节不用再缴纳消费税,因为价款中已包含消费税,因此,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相关链接】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抵减的有: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 税劳务。
(1)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2)购进货物不包括购进的固定资产。
(3)该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提示十五】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和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在会计处理上有何区别。
学习关键点: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不得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提示1】考试时需要关注下列税金或费用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1)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3)支付的保险费;
(4)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提示2】考试时需要关注下列税金或费用不得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17
(1)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2)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例题31·多选题】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答案】ABC
【解析】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 【例题32·单选题】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其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应计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是( )。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答案】C
【提示十六】如何区分“材料采购\"和“在途物资”科目的使用.
学习关键点:在计划成本法下,购入材料使用“材料采购”科目,是为了反映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在实际成本法下,购入未验收入库的材料使用“在途物资\"科目核
算。
【提示十七】存货清查与现金清查的比较
学习关键点: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计入营业外收入,属于非常损失的存货计入营业外支出。
1.存货盘盈的核算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相关链接】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2。存货盘亏及毁损的核算
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原材料”等科目;
(2)对于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3)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4)属于非常损失(包括管理不善的非正常和自然灾害引起的非正常)的部分,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相关链接】如为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2005年单选、2008年判断)。
【提示1】当材料的毁损是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材料负担的增值进项税额需要转出,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之后再进行处理(2004、2008年综合题).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8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提示2】当材料的毁损是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其材料负担的增值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为了反映企业在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企业应当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提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期末不管是否经过批准,必须进行转销处理,不存在余额(2006年判断)。
老师手写:
现金:实存数
账存数
资产:
①审批前(账实相符) 100 > 80
大20
借:库存现金 2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0
②审批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20 贷:营业外收入 20
【例题33·单选题】某一般纳税企业因火灾盘亏一批材料,其成本为16 000元,增值税率为17%,收到保险公司赔款1 500元,残料收入200元,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 为( )。
A.17 020 B.18 620 C。14 300 D。14 400 【答案】A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发生存货的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非正常损失,则增值税进项税额应转出,最终转入营业外支出.收到的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收入冲减发生的损失额.所以批准后记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16 000×(1+17%)—1 500—200=17 020(元)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18 720 贷:原材料 1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 720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赔款 1 500 原材料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 700 借:营业外支出 17 020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17 020
【例题34·计算分析题】甲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等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因自然灾害毁损原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100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该毁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分录。 【答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贷:原材料 100
19
【例题35·判断题】股份有限公司在财产清查时发现的存货盘亏、盘盈,应当于年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确实尚未报经批准的,可先保留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待批准后再处理。( )(2006年判断题) 【答案】×
【解析】股份有限公司在财产清查时发现的存货盘亏、盘盈,应当于年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确实尚未报经批准的,应先进行处理,待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存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提示十八】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不同范围
学习关键点:注意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划分的不同标准. 定性标准 定量标准 核算方法 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有实质控制权 对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50%<持股比例≤100% 20%≤持股比例≤50% 持股比例<20% 成本法 权益法 成本法 【例题36·多选题】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有( )。 A。对子公司投资 B。对联营企业投资 C。对合营企业投资
D.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投资 【答案】BC
【解析】对子公司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提示十九】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对比表
学习关键点: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定义没必要记,但要理解:
成本法要注重“成本”,长期股权投资账面成本一般不改变,注重初始投资成本。 权益法要注重“权益”,注重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不变,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不变;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改变(不管什么原因),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随之改变。 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成本法 权益法(2007年计算分析题)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 购买价款+支付的相关税费-价款中包含的股利 使用的会计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投资以后被投资单位分配
不做处理 不做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20
不做处理 借:应收股利
现金股利 贷: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不做处理 其他变动(增加资本公积)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 —损益调整 贷: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权益变动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应收股利(尚未领取) 投资收益(差额) 投资收益(差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金额) 贷:投资收益 【提示1】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的合计金额. 【提示2】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 【相关链接1】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的余额. 【相关链接2】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 【相关链接3】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本书中提到的除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外的资产均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余额=交易性金融资 产的账面价值。 【例题3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是( )。(2009年单选题) A.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B。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D.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答案】B
【解析】“选项A”应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选项B\"确认为投资收益;“选项C\"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计入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例题38·单选题】2007年1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2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2007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06年度现金股利共2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07年3月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2008年单选改编)
A.1 000 B。1 195 C.1 200 D.1 205 【答案】D 【解析】投资后分得的现金股利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直接确认为投资收益。 购买该长期股权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 205
贷:银行存款 1 205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21
借:应收股利 10 贷:投资收益 10
甲公司2007年3月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 205(万元)
【提示二十】在建工程领用材料或产品如何区分进项税转出和视同销售
【提示】如果企业生产的商品既需要交纳增值税又需要交纳消费税,则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006年单选)。
【相关链接】针对增值税方面的处理,考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有:(无销项税所以转出) a.用于房屋建筑物购建中的购进货物;
b.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非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②需要做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的情形有: a。将自产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关键点); b。将自产的货物分配给股东; c.将自产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d。将自产的货物用无偿赠送他人.
【例题39·单选题】某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用于在建工程。该批消费品成本为 750万元,计税价格为1 2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2006年单选题)
A.875 B.962。5 C。1 087。5 D。1 587.5 【答案】C
【解析】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750+1 250×(17%+10%)=1 087.5万元。
【提示二十一】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的比较 学习关键点:双倍余额递减法与年数总和法对比表: 项目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的计算 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年折旧率 每年相等(除最后两年外) 的特点 考虑残值 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 的时点 逐年递减 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提示】年数总和法的要点:净残值每年都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参造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22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固 盘盈 盘亏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折旧第一年、第二年等的起止时间;加速折旧是按年加速,如果按月计算时,月折旧=年折旧/12(2001年计算分析题、2007年单选)。
【例题40·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2007年单选题)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
【例题41·单选题】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设备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2006年单选题)
A.16.8 B。21。6 C.22。4 D.24 【答案】C
【解析】该设备应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90-6)×4/15=22。4万元。
【提示二十二】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
固定资产折旧年度与会计年度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的年度从计提折旧的时间点开始计算(关键点),比如2008年5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则该固定资产的折旧年度为2008年6月—2009年5月,也就是从2008年6月-2009年5月间,每月的折旧额是相等的,而会计年度是指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不会因为固定资产的出现而概念会计年度的时间。所以当存在加速折旧法的时候计算折旧的金额比较复杂.
【例题42·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003年3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设备2003年、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 【答案】
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年度是:2003年4月1日———2003年12月31日 折旧年度是: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 会计年度是:200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 折旧年度是:2004年4月1日———2005年3月31日 所以:2003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9/12=22.5
2004年计提的折旧额=90*5/15*3/12+90*4/15*9/12=25。5 【提示二十三】固定资产清理与固定资产盘点的比较
23
定 资 产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的赔款) 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清理(2003年多选题) (1)结转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科目(2003年单选题).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5)清理净损益的处理(2005年多选题)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2005年多选题) —盘亏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2005年多选题) (1)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2005年多选题);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3)如为贷方余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2005年多选).
【提示1】针对固定资产的损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均计入营业外支出。
【提示2】掌握结转清理损失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贷方反映,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结转清理收益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借方反映,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营业外收入。
【例题43·单选题】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l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2009年单选题) A。4 B.6 C.54 D。56
24
【答案】A 【解析】 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 累计折旧 10 贷:固定资产 6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贷:银行存款 2 借:银行存款 56
贷:固定资产清理 56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贷: 营业外收入 4 【例题44·单选题】某企业出售一幢办公楼,该办公楼账面原价370万元,累计折旧115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出售取得价款36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10万元,支付营业税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企业出售该幢办公楼确认的净收益为( )万元。(2006年单选题)
A。10 B。77 C.95 D.105 【答案】B
【解析】企业出售该幢办公楼确认的净收益=(360—10—18)-(370—115)=77万元。 【提示二十四】哪些资产的减值可以转回哪些资产的减值不能转回 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存在计提减值的核算。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