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近西欧封建社会

2023-12-05 来源:好走旅游网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对于封建社会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但实际上,我们对何为封建社会并不了解,尤其是完全意义上的西欧封建社会。

那么,到底何为封建制度呢?法国学者马克.布洛赫描述封建制度时曾有如下语句:出于从属地位的农民;广泛采用地产劳动(即采邑)以替代薪俸;特权地位的武士阶层;服从于保护的纽带,舒服了属民之间的关系,并在五十阶层内树立了所谓附庸制的特种形式;政权分散——必然导致秩序混乱。在上述情况之中,还保留着其它的组织形式,如民族与国家......以上似乎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基本面貌。

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欧洲封建制度下的经济,着也是对封建制度的兴衰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早期封建时代的西欧,由于城市的破坏其经济是以村庄和庄园经济为主的。在十到十一世纪,西欧的城市数量是相当少的,其经济是以乡村经济为主,正如书中所说,所谓财富和权势,在各地方都是与拥有的土地发生关系,王公贵族以下的绝大部分欧洲人都是从事农业经济。而农业经济中最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村庄和庄园着两种农业组织。

村庄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单位,是一个由十几户或者几百户住在一起的农民家庭组成的人口核心。村庄通常具有围绕着大片田地的农民草舍群。这样的天地一般有两到三块。坏绕村庄的可耕土地称为敞地,敞地是乡村经济的基础。实际上也是北欧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但村庄不仅仅限于集居的农民屋舍和环绕的田野。农民通常还有与住房相

连的小菜园,用来种植蔬菜水果,饲养家禽,生产各种食物。此外,农庄还有牧场和林区。总之,村庄经济自给自足,无需过多地和外界接触就能满足村民物质与精神上的需要,势必将成为闭关自守的制度,诚如前面所说,中世纪前期的经济,缺乏大量的商业活动和必要的城市人口,不可能刺激村庄除自己所需以外,再多加生产,只有极少量的市场买卖剩余谷物。这将对欧洲的封建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再来看“大名鼎鼎”的庄园经济。

自庄园经济十一世纪形成以来,就是欧洲封建主们的经济来源。由于土地兼并和战乱不断,农民不得不丢掉自己的土地而依附于封建领主,沦为封建农奴。而庄园主则依靠农民缴纳的赋税及其保有地上的生产所得维持生活,从种种证据看,农奴的生活并不比奴隶好多少。只是不能被买卖罢了。而关于领主对农奴的种种压迫,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正是基于自给自足的村庄和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庄园,欧洲封建制得以确立并延续了几百年之久。而商业经济,则是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其实早在封建时代前期,这已开始萌芽。中世纪前期的农业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和生产力。在中世纪盛期城市兴起后农业经济就将发生改变。在中世纪盛期,由意大利开始,一大批新型的商业城市不断涌现,由此而诞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也促成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时代的末日终于到了。

而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历程,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也是研究欧洲封建制的重要线索。

从字面上看,所谓封建,就是“封土建国”,即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立诸侯国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分封世袭制。因此,我们研究欧洲的封建制,必须研究欧洲的封主封臣制和封土制。

加洛林王朝自开始时,就实行将领土分赏给封臣(武装扈从)的制度。国王和共享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不得不增加自己的封臣。这些封臣由主任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兵役的费用。这种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另有的土地称为“采邑”。后来封臣取得采邑成为惯制。直到十一世纪,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

而封君封臣制又促使了封土制的产生。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其法权形态上受到封臣制的极大影响,称为封土制,具有等级性和条件性两大特点,土地层层封授,领有土地须以履行履行封臣各项义务为条件。从生产关系上看,直接领有封土的封建主享有大部分剥削成果,是土地实际的所有者。

以上两点,是了解西欧封建制产生的两条重要线索。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很明显,西欧封建制的经济基础就是庄园经济。

从资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封建庄园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呈封闭状态。每个封建庄园内,拥有大量无人身自由的农奴。

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而“委身”于庄园主。而庄园主则依靠剥削他们来维系生活的开支。而庄园主甚至还可以制定法律来管理农奴的事务,行使司法权力,也有了与中央政府对抗的能力与实力。毕竟,经济独立才是正真的独立,封建庄园主们依靠自己的农奴,自己的庄园经济就可以实现自身的生活需求,也就不再需要中央政府的经济支持,换言之,既然我对你中央政府已无所求,我又何必听命于你呢?甚至,庄园主会因为与中央政府产生利益冲突而蔑视甚至对抗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了。

于是乎,在庄园经济的支撑下,庄园主们逐渐走上了封建割据的道路。后来的庄园发展成了以城堡为核心的微型社会,庄园主俨然就是庄园内的国王,庄园主依靠庄园法庭对庄园进行管理,有些事务连王室也不得过问!可见,正是由于庄园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削弱了各期中央政府(无论是晚期的西罗马帝国还是后来的法兰克王国)对地方的控制力,使得庄园主的离心力越发强大,最终造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当然,仅有庄园经济是不可能形成后来的欧洲封建社会的。与庄园经济相辅相成的是采邑制,封君封臣制和封土制。

从前文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了应付战争而增加自己的封臣,同时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他们,而这些封臣就成为了封建地主。这些封建地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武士阶层的支持,又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下一层的封臣,就这样,层层递进,到最后,就形成了封臣不无土,无土不封臣的局面。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封君封臣的局面是建立在一

种利益关系上的。也就是说,君主之所以立了这么多封臣是为了维系自己的统治,而封臣效忠于君主的条件就是君主可以满足他们的政治,经济需求。这也是他们又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下一级封臣的原因。那么,如果有一天。君王不能满足大地主,而大地主不能满足小地主的需求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呢?那就是下级将不再听命于上级,而且他们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因为土地在他们的手中。再综合封建庄园经济,封臣们已经拥有了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自守。同时,由于豁免权的滥用,封臣们拥有极大的自治权,王室是无权干涉的。当然,君主对封臣也不是完全没有约束力的。王室和封建主之间还是建立了契约的。尽管这契约只是表面上的,它只在封建化的早期起过作用,而随着封臣权利的渐长,这些契约逐渐失效。

可见,欧洲的经济封建化和政治封建化是相辅相成的。正是政治上的封建化,产生了大量的封建主,也就随之产生了大量庄园主,而封建庄园经济又加强了封建主的独立倾向。终于在九世纪,西欧的封建制最终确立了。

而随着西欧封建制的建立,西欧将陷入几百年的混乱与黑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