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21-11-15 来源:好走旅游网


《农村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一、问题提出

当今中国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思想品质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很多家长只注重灌输孩子的文化知识,忙于学习各项特长,忽视了品德的提升;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造就了一批学分高、品德劣的孩子;社会风气下滑,成人的不文明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新一代成年后,又在重蹈着上辈的“表率”,形成恶性循环。如何挽救中国人的道德危机是一个迫在眉睫且意义深远的课题。

正如美国拿破仑•西尔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我们提出《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就是想发掘本身拥有的资源,结合传统礼仪和现代文化,编写具有时代气息、学校特色的礼仪课程教材,在学校,以班主任为龙头,在思想品德课、班会、晨会三位一体的主阵地,开展多彩的学校礼仪教育活动;以其他学科教师为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理念,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得学校礼仪教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更让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举措。当然,研究本课题,更要与教师的师德规范相结合,在礼仪方面要有示范性,使得学生有章可循。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好家长的资源,让家长也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中来,通过家长的相关手段的评价,使学生在家庭中、社会上的礼仪表现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通过学校礼仪教育的洗礼,要求学生把礼仪内涵深化在心里,把礼仪当作一种习惯,自觉地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真正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素养,提高整个学校的道德风貌。

二、概念的界定

1

1.学校礼仪

学校礼仪主要是指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仪式等方面的礼仪要求规范。学校礼仪是在学校生活中产生的,它包括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概括讲有:学校基本的礼仪常规,学校举行仪式、庆典时的礼仪,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生活礼仪和学校师生开展活动中的礼仪。总之,学校礼仪囊括了学校的方方面面。

2.泰安中礼仪

泰安中礼仪是指在学校办学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作引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如教育教学、活动仪式等方面体现出的礼仪要求规范。

3.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盛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我国当前已开始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急需对我国新增设的校本课程进计研究。它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由学校采取民主原则和开放手段,由教师按一定课程编制程序而进行的课程开发。

三、研究假设

本课题旨在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入手,按照“低起点、小坡度、按阶段、分层次\"的研究原则,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研究和探讨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与培养训练途径的关系,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

2

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中学阶段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及培养途径,引导学生学会得体穿着、学会文明语言、学会礼仪交往等,具体来讲,就是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儿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从而改变学校德育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优良校风和学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五、研究内容

1.依据学校理念,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礼仪教材。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举行仪式、庆典时的礼仪:升降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

(2)学校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生活礼仪:进出学校、校园教室、课堂礼仪、课间礼仪、进出办公室、有事请假、用餐礼仪、师生交往、同学交往等礼仪。

(3)学校师生开展活动中的礼仪:集体活动、参加会议、校运动会、参加演讲、清明祭扫等礼仪。

3

(4)学校基本的礼仪常规。

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突出泰安十中的特色,可适当采用歌谣、小故事的形式。

(5)开设礼仪活动课,各学科渗透礼仪教育。

如语文学科可以进行口语交际,英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国外的一些礼仪常识等。

(6)探究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和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与途径。

(7)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一体的德育运行机制、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构建科学、多元的评价机制,确保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六、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 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考察研究内容和应用的科学性,理论入手,指导实践。

2. 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检查教师、学生、家长对课题实施的信息反馈,效果显示。

3. 行动研究法:在行动研究中,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样的研究过程,不断螺旋式地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的学校礼仪问题,从而提升全校师生的礼仪素养。

4

七、具体实施过程

(一)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

为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组建一支由德育专家带领,形成多层面、多学科的课题研究队伍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们进行现状调查,积极收集整理有关数据资料,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和研究能力,以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研究方案,夯实研究基础

良好的研究方案是深入研究的基础。我们把制订研究方案的过程作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确立科学态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研究方案的确定进行了反复讨论,征求广泛意见,进行了修正。

(三)结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分层落实。

1、 进行“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分析原因,写出调查报告。

2、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本教材《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充分利用《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对学生进行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教育,并对学生进行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训练及不良习惯的矫正。

3、在培养中学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过程中做到“四个并举\"。

(1)、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并举。为了抓实抓好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我们启动

5

了“培养良好礼仪习惯,倡导现代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以“培养良好礼仪习惯,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以“爱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弯腰行动\",以尊敬长辈为主题的“感恩行动\"。组织学生开展“认养一块绿地、种植一棵小树\"、“办二期‘和谐校园’板报\"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促成长。另外,我们还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和约束力的教科书,“让墙壁草木开口说话,帮助教育\"。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引导教师在课堂内、外改变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逐步内化成为自主自觉行为。

(3)、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开展中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既要进行知识教育,又要进行实践教育,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讨出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教育的方法,如:亲切说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讨论交流法、相互评议法、结对竞赛法等。

(4)、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举。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加强管理抓落实

1、为了落实各项措施和检验研究的成效,我们进行科学评价,做到“两个结合\"。

(1)、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单项评价方面评选“环境保护卫士\"等先进个人;在综合评价方面,将开展“文明礼仪”动态评价、过程评价。

6

(2)、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求学校内部、教师内部、学生内部搞评价,还请来了学生家长及上级领导到学校问卷及座谈。

2、落实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学校为课题的开展,想尽办法克服了办公经费困难。

3、每学期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八、阶段性研究成果

1、进行“中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归类整理常见问题及分析原因,写出了调查报告。

2、 编写了符合区域性特色的校本教材《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分学生读本、家长读本两种。内容包括:(一)校园文化礼仪,包括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语言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等;(二)交往礼仪,包括家庭交往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就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三)活动礼仪,包括课间活动礼仪、赛场礼仪、网络礼仪、假日旅游礼仪等。对于《规范》,学生能做到烂熟于胸,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3、我们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既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同时,让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成为一部立体教科书,“让墙壁草木开口说话,帮助教育\"。我们启动了“培养良好礼仪习惯,倡导现代文明新风\"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在教育中促进了成长。

4、我们在移动公司的协助下开通了“校讯通”、另外采用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开课

7

等形式,最大限度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了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在改变,教育意识在慢慢加强。

5、学校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评价措施,给全校师生起到了不同的促进作用,教师们的行为更规范了,责任心更强了。学生们的许多不文明行为渐渐在校园内消失,反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和“环保小卫士”,校园的环境卫生得到大幅度地改善。校容校貌及师生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6、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老师们摸索、掌握了一系列中学德育工作的经验,撰写了几十篇经验论文、教学案例及心得体会,有4篇获市、区级德育论文奖,其中,课题组组员于传斌的论文《中学语文课程改了什么》在青海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刊物《刚坚少年报》上发表。

九、结论与建议

在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中,我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为之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和汗水,使之初见成效,为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把这个课题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养护,曾经迷茫痛苦过,但在不懈努力中,我们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收获着累累的硕果,提升着自己的素养。感受颇深的是礼仪内化在心灵,外化在行动,需要的是对现有好的做法进行制度化,对所取得的成就进行长久细心的养护,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师生的一种特有的文明标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主方向。

十、后期研究设想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从课题实施的效应来看,是顺应了社会对我们学校的一种需

8

求,它是长久性的,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礼仪瑰宝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所以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中,我们还要把礼仪课程继续渗透巩固下去,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这个课题后期研究空间还很大,因为这一年的时间中,我们侧重在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培养方面,研究的比例相对大一点,在教师行为和社会监督方面,研究探讨的比例相对要小一点,“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让渠中文明礼仪清泉永流,就要保持教师这个文明礼仪的源头不断鲜活。所以下一阶段,我们将在老师的礼仪方面加大培训研究的力度,继续深入下去,让言传身教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得更好。

2014-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