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4篇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2024-04-02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

1. 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 :由政府机构亲自或指定其代理来管理信用货币发行。 2. 票据清算的需要 :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公正的权威性清算机构,作为金融

支付体系的核心。

3. 充当最后贷款人的需要 :设立一个统一的权威机构,来集中安排使用各银行所预

留的备付金以保证银行体系的安全。

4. 金融监管的需要 :政府需要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力度以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 5. 政府融资的需要:方便融资。 中央银行的产生

1. 1833年:英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银行券才具有无限清偿资格。 2. 1844年:《庇尔条例》赋予英格兰银行更大特权,并划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英格

兰银行初步确定其央行地位。

3. 1848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4. 1854年:英格兰银行基本取得了清算银行的地位

5. 19世纪:英格兰银行多次充当“最后贷款人”,并具有金融管理机构特征。 中央银行发展的三个阶段

1.17 世纪中叶到 1843 年:萌芽阶段 2.1844 年到 20 世纪 30 年代:完善时期

英格兰银行是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 3.二战后至今

一批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独立后,也纷纷建立本国的中央银行。

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各国政府利用中央银行推行金融政策,中央银行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二、 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属于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

这种形式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所有制形式。 属于半国家性质的中央银行

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的资本,部分股份是由国家持有,部分股份是由私人持有。 属于私人股份资本的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资本全部是由私人资本投资。

三、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单一型

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责。 种类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个国家内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一般采取总分行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实行这种体制,我国也如此。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但地方级机构也有一定的独立权利;如:美国、德国。 复合型

指一个国家没有专门设立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而是由一家大银行集中中央银行职能和一般存款货币银行经营职能于一身的银行体制。 主要存在于前苏联和东欧等国。

在1984年以前,我国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 跨国型

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

二战后,许多地域相邻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建立了货币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参加国共同拥有的统一的中央银行。

1998年7月, 典型的跨国中央银行 ---- 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 准中央银行型

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新加坡、中国香港属于这种体制

四、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央行直接对国会负责,直接向国会报告工作,获得国会立法授权后可以独立地制定货币政策及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政府不得直接对其发布命令和指示,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与政府的货币政策发生矛盾时,通过双方协商解决。 独立性稍次的模式

央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政府一般不过问货币政策的制定,央行可以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央行接受政府的指令,货币政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经政府批准,政府有权停止、推迟央行决议的执行。

许多货币理论研究表明,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将导致更低的平均货币增长率、更低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以及较小的通货膨胀变动率,因而具有更好的货币稳定性。 央行独立性的提高增强了央行承担稳定价格义务的能力,这将导致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我国《中央银行法》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做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独立性较弱,但相对于地方政府及各级政府部门而言,独立性稍强。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 中央银行的性质

央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央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殊性表现在: 1. 地位的特殊性

央行处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心环节,它是统制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一国的金融管理最高当局。 2. 业务的特殊性

央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夺利润。 3. 管理的特殊性

央行行使管理职能时,是以银行的身份出现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不单凭行政权力行使其职能,而是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1. 发行的银行

垄断货币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

责任:保持货币流通顺畅;有效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币值 2. 银行的银行

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作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 组织全国商业银行之间的清算 3. 政府的银行 代理国库

代理国债的发行 对政府提供贷款

代表政府管理金融机构

保管政府的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黄金的买卖和管理 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磋商等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国外资产

对中央政府的债权 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债权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 对非金融政府企业的债权 对特定机构的债权 对私人部门的债权

负债

储备货币

定期贮备和外币存款 发行债权

进口抵押和限制存款 对外负债 中央政府存款 对等基金 政府贷款基金 资本项目 其他项目

二、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资本业务

* 筹集、维持和补充自有资本的业务

* 自有资本主要来自政府出资、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货币发行业务

* 央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 * 实现货币发行的主要渠道有三个:

1)央行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

2)央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商业票据再贴现 3)央行收购金银和外汇

* 央行发行货币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我国的货币发行并无发行保证的规定,但我国人民币坚持信用发行(国家信用&中央银行信用)原则。 存款业务

* 不同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

* 存款主要来自:1)金融机构 2)政府和公共部门 * 央行集中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1)保证银行业的清偿能力和金融业的稳定 2)调节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

3)办理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债务清算

* 政府和公共部门在央行的存款包括:财政金库存款,政府和公共部门经费存款。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贷款业务----央行运用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 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是解决其短期资金周转的困难;* 特殊情况下,央行也对财政进行贷款或透支,以解决财政收支困难。 再贴现业务

* 央行向商业银行的一种贷款方式,以真实商业票据作保证。 证券业务

* 央行为了调节货币流通,通常都要在金融市场上从事有价证券的买卖业务。 金银外汇储蓄业务

* 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直接用外汇或出售黄金来换取外汇进行支付 (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央行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资金划拨清算和资金转移的业务。 作为银行的银行,央行负有组织全国银行间清算的职责

* 同城清算:主要通过票据交换所来进行,票据交换应收应付最后都得通过央行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 异地清算:1)先由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内部联行系统划转,最后由它们的总行通过中央银行转账清算; 2)直接把异地票据统一集中送到央行总行办理转账清算。

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原则

1. 2. 3. 4. 不应盈利为目的 不经营商业银行业务

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管理权相对独立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目标

(一)最终目标

1. 2. 3. 4.

币值稳定:也就是稳定物价,指在某一时期,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保持大体稳定。

充分就业:努力使失业率降低至一个社会所能容忍的水平。

经济增长:一国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增长。增长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国际收支平衡:对外经济往来中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大体平衡或略有顺差、略有逆差。

二、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1)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要保持充分就业,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物价很可能会上涨。 要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紧缩银根,压缩生产规模,这又很可能会提高失业率。 2)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迅速增长,就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进口商品的需要比出口贸易增长更快,促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要消除逆差,必须压缩国内需求,但紧缩的货币政策又会导致经济缓慢乃至衰退,失业增加;这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又会因输入猛增,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3) 物价稳定同经济增长:

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供了物质基础,两者是统一的。但如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发展,暂时可能奏效,可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又迫使政府采取反通货膨胀政策,降低经济增长率。 各个目标之间的矛盾客观存在.强调一个或两个目标,其他目标可能会向反方向发展;要实现一个目标,可能要牺牲其他目标。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007年1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指出,我国货币政策要坚持多目标,并强调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来不断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三、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 可测性

央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2. 可控性

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3. 相关性

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应具有一定弹性。对中介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各国一般都是规定一个目标值区间而不是确定一个无弹性的固定数值。 货币供应量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货供给量增长水平,使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要求相适应。 根据经济金融环境和商品市场供需状况提出货币供应量的期望值,并通过政策工具的调节实现所期望的水平。

如市场货币供应量大于期望值,可能出现商品市场上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央行采取缩减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以达到期望值,实现商品市场均衡。否则反之。 优点:

与经济发展状况联系密切。 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比较接近。 缺点:

货币供应量包含的范围或统计口径比较复杂,难以清晰界定。 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随着当代金融创新的活跃更为困难。 从货币政策变动到货币供应量变动存在一定的时滞。

利率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市场利率水平。

根据经济金融环境和金融市场状况提出预期理想的利率基准水平,若偏离这一水平, 央行就进行调节。

如现实利率水平低于预期理想水平,央行可用缩减货币供给的方法以使利率升至预期理想水平。

如现实利率高于预期理想水平,央行可采取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以使利率降至预期理想水平。 优点

可测性和可控性强。

能较直接地调节市场总供求。 缺点

市场利率是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决定的内生变量,当经济繁荣,利率会因信贷需求增加而上升;当经济停滞或衰退时,利率也因信贷需求减少而下降。

这种变动趋势与央行的期望一致,经济过热,应提高利率;经济疲软,应降低利率。 利率作为内生变量和政策变量在实践中很难区分,央行难以判断自己的政策操作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 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超额准备金

通过政策工具来调节、监控商业银行及其他各类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水平。 法定存款准备金:一般都存在央行的账户上,其数量大小金融机构无权自己变动。 超额存款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数额的准备金,金融机构可以自主决定与使用。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是货币供应量数倍伸缩的基础,是市场货币量形成的源头。

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数倍于基础货币量的市场货币供给总量。 该项指标对央行来说极易控制、监测和操作,但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

五、 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

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2. 调整再贴现率 3. 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涵义

央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以改变货币乘数量,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措施。 作用

1. 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2. 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3.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优点:

1. 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

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2. 对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均等的。

3. 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

施的手段。 缺点:

1.缺乏弹性。

2.只能影响一般利率水平,却无法影响利率结构。

3.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被迫出售其流动性资产,或增加向央行的借款。

4.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频繁的调整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现金管理和财务计划。 5.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利于金融稳定,因而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了固定化倾向。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发展概况

1984年建立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5~1998年实行的备付金制度。

1991年开始实施的外币存款准备金制度。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法定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并为准备金账户。 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特点:

1.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方法。有的国家以存款余额为计提基础,有的则以一段时间内的存款余额为计提基础。后一种方法比较科学。由于受条件所限,我国过去采取的是前一种方法。

2.所提准备金的核算。我国是以存款准备金计提期的最后一天的余额为标准核算的。 3.准备金的构成。国外多数国家是由银行的库存现金和中央银行存款构成的;而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则是分为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

4.对准备金存款是否付息。西方国家大都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付利息;而我国中央银行对准备金存款是付息的,并且利率较高。

5.存款准备金的水平。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很高的。 再贴现政策 涵义

央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央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 作用

1.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从而影响它

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 2. 对调整信贷结构有一定效果。

3. 再贴现率的升降可产生货币政策变动方向和力度的告示作用,从而影响公众预期。 4. 防止金融恐慌。 优点:

1.央行可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这样做既可以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2.再贴现政策通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缺点:

1.主动权并不完全在央行手里,且因贴现率的变动而引起的贴现额的变动很难预测。 2.当央行把再贴现率定在一个特定水平时,市场利率与再贴现率中间的利差将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波动。

3. 宣示效应是相对的,有时并不能准确反映央行货币政策的取向。 再贴现业务 发展概况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再贴现试行办法》,正式开办对专业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199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第一次专门安排100亿元再贴现资金,这标志着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被加以运用。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正式施行,再贴现正式被纳入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1998年改革了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确定方式。

1999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对票据市场发展和扶植的力度。 制约因素

1.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使再贴现业务发展缺乏有效而充分的市场条件和环境。 2.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的数量较小,制约了再贴现业务的发展。 3.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缺陷制约了再贴现业务的发展。 发展思路

1.大力推进社会商业信用票据化,加快票据市场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和充实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

2.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增加商业银行贴现票据保有量。 3.增强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

4.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公开市场业务 涵义

央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借以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调控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作用

1. 调控存款货币机构准备金和货币供给量。 2. 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3. 与再贴现政策配合使用,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4. 降低货币流通量的波动幅度。 主要内容:

1.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 2.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 3.确定交易方式。

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必须具备的条件:

1.央行必须具备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 的资金实力。

2.央行对公开市场业务应具有弹性操纵权力。 3.国内金融市场机制应完善。

4.金融市场上的证券种类和数量要适当。 5.信用制度要相当发达。 6.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 优点:

1.操作的时机、规模和方向以及如何实施的步骤都比较灵活,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政策目标。

2.主动权完全在央行,操作规模的大小完全受中央银行控制。 3.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4.“宣示效应”较弱,不会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央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

5.央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 6. 具有很强的逆转性。 缺点:

1.政策意图的宣示效应较弱。

2.要产生预期的效果,对金融市场的要求较高,且央行也必须持有相当的库存证券才能开展业务。

3.作用容易被抵消。

4.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债券时,商业银行的行动并不一定符合中央银行的意愿。 5.公开市场操作受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发展概况

199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外汇公开市场业务。 1998年5月恢复人民币公开市场业务交易。

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 目前,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分为本币公开市场业务和外汇市场业务两部分。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 1回购交易、 2现券交易

3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 正回购:人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

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 逆回购:人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

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 现券买断: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 • 现券卖断: 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 中央银行票据: 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

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合

1. 公开市场业务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公开市场业务不能脱离法定存款准备金

政策和再贴现政策而单独存在,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综合操作体系。

2.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之一,由于它的威力巨大,中央

银行通常采取公开市场反向操作来减轻它的影响。

3. 再贴现政策虽然可以配合其他政策工具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但它的主要作用却是

作为公开市场政策的辅助手段。 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1. 直接信用控制

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利率限额:规定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

信用配额:央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或贷款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

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是央行限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扩张的主要措施,是保证金融机构安全的手段。为保持央行规定的流动性比率,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缩减长期放款、扩大短期放款和增加应付提现的流动性资产等措施。

直接干预:央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实行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以及对银行吸收存款的范围加以干涉等。

2. 间接信用控制

这类工具的特点是作用过程是间接的,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或资产组合的调整途径才能实现。

道义劝告:央行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经常以发出书面通告、知识或口头通知,甚至与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等形式向商业银行通报行情,婉转劝其遵守金融法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配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窗口指导:央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贷款,央行可以削减该银行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信用等制裁措施。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 消费者信用控制

央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在消费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采取消费信用控制,能起到抑制消费需求和物价上涨的作用。

2.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央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

3. 不动产信用控制

央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性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

4. 优惠利率

央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经济部门或产业,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性措施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

1信贷规模控制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央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政策体现在信贷计划管理方面(央行通过制定统一的信贷管理制度、编制综合信贷计划,以控制信贷规模、调节信贷结构的一种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相结合的政策工具)。

我国央行1998年停止使用信贷规模控制政策,98年以来,比较常用“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对贷款投向的引导,优化贷款结构。 2中央银行再贷款

再贷款是指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由中央银行根据有关规定和具体情况以贷款的形式向商业银行提供所需资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

自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再贷款一直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近年来,适应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再贷款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步下降,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 农”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包括:正常贷款和临时性贷款 。 3利率政策

利率政策是指央行利用其手中掌握的利率杠杆,通过调整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影响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进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货币供给结构。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 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六、货币政策的效应

1) 内部时滞

央行从认识到政策制定实施的必要性到货币当局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所经过的时间。

认识时滞: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他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

行动时滞: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这段时间。 2) 外部时滞

央行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

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不论是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它们的变动都不会立即影响到政策目标。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如果在政策制定后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动,而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并未意识到或预料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可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 微观主体预期的影响 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各种微观经济主体会立即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而且时滞较短。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策应对中央银行制定的政策,其效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 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出台后,如果生产和流通领域出项某些始料不及的情况,就可能出现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的情况。

政治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由于一项政策方案的贯彻,都可能给不同主体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这些主体如果在自己的利益受损失时做出较强烈的反映,就会形成一定的政治压力,当这些压力足够有力时就会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六、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利率传导机制

强调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核心作用。

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 货币供应量改变 → 基准利率改变 → 货币市场利率改变 → 资本市场利率改变 →收入再分配→ 居民和企业调整自己的经济(储蓄、消费和投资)行为→ 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利率机制要发挥作用,必须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要求利率能灵活变动,并且是金融市场上调节资金供求平衡的主要手段。

我国实行以计划利率为主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一定限制。 魏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货币政策 → 商业银行准备金 → 货币利率 → 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 → 一般物价水平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动 自然利率

相当于实物资本之收益率或生产率的利率;

借贷资本的需求( 投资) 与供给(储蓄) 相一致时所形成的利率; 使货币保持中立, 既不使物价上升 , 也不使物价下跌的利率。

货币利率 < 自然利率 → 生产↑ → 原料、劳动力及土地价格↑ →货币收入↑ →消费品的需求↑ →消费品的生产↓ →一般消费品的价格↑ →资本货物的需求↑ →资本货物的价格↑ →资本货物的生产↑ →生产要素价格↑

通过货币收入↑ →消费品价格↑ →资本品价格↑ → „„的循环,而形成物价上升的累积过程。

物价上涨,形成一个新水平之后,它又成为一切经济规划和协定的基础,又照上述的循环推进物价上涨,一直到银行发觉基金准备大减,不能继续贷放,因而被迫提高货币利率,使之与自然利率相一致时为止。

凯恩斯的利率传导理论机制 局部均衡理论

假设:人们只能以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持有金融资产。 Ms↑ → i↓ → I↑ → AD↑ → Y↑

传导机制的核心是流动性效应,即利率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而投资的利率弹性较小,利率传导机制受阻。 托宾q理论

Ms↑ → i↓ → P股票↑ → q>1 →I↑ → Y↑ 莫迪格里安尼的恒常收入效应

Ms↑ → i↓ → P股票 ↑ → Fw (金融财富)↑ → LR(恒常收入)↑ → C(消费)↑ → Y↑

(二)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既不可能也不必要,他们只注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输入变量和收入这个输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为弥补这一观点导致的货币政策可操作性差的不足,该学派提出了财富调整的推理过程,即货币供给量改变会导致债券和股票价格的变化,股票价格改变导致投资的改变,并最终影响到国民收入。

(三)信贷配给传导机制

利率不是调节信贷市场中资金供求并使其达到均衡的唯一手段。 资产负债表渠道

货币政策 → 货币量和利率变化 → 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利息费用的变化&销售收入的变化导致现金流变化;股价的变化影响借款人的资本价值的变化) → 贷款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趋于严重,促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也难直接融资 → 投资规模改变 → 国民收入变化 银行借贷渠道

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证券发行)所替代,特定类型的借款人,融资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如央行能通过货币政策影响贷款供给,就能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影响总支出。

货币政策→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变化→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企业增减经营规模→投资变化→国民收入变化

(四)汇率传导机制

1直接渠道

金融资产需求的变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 → 本币利率下降 → 本币金融资产吸引力减弱 → 短期资金流入减少(或流出)→ 本币需求减少 →本币即期贬值,外币即期升值→净出口增加→总产出水平增加

信贷成本的变动

货币供应量增加 → 本币利率下降 → 本币贷款成本减少 → 本币信贷数量上升 → 外汇市场本币供给增加、外汇需求上升 → 本币即期贬值,外币即期升值→净出口增加→总产出水平增加 2间接渠道 经常项目变动

本币利率下降 → 本币供应量增加 → 投资、消费成本下降 → 投资、消费需求上升 → 通货膨胀率上升 → 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减弱 →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 经常项目逆差 → 本币即期贬值、外币即期升值 总需求变动

本币利率下降 → 投资、消费需求上升 → 总需求上升 → 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增加 → 在外汇供给的不变情况下,外汇即期升值,本币即期贬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