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活动的内容,本节课由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多样化的表现特点组成。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1.充分体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中国民间美术》这节课选用的教学内容通过南北方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有一个强烈的感知印象,这就为更深入的探究民间美术的形式手法、文化内涵,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
2.所提供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九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民间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对民间美术的审美 能对民间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和鉴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能够尊重民族文化,行简短评述。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仅处于粗浅的认识,学生对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理解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讲解民间美术作品时我们采用的是以时间为线轴,从人类祖先的原始传说讲解直至到现代民间美术作品的发展过程。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八年级的美术学习,学生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掌握了多种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点,应掌握了初步的欣赏能力、鉴赏能力,应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色彩的表现能力,但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现的特点并不明白其道理,对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还存有一定差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
(2)认识到民间美术独特的色彩搭配特点,构成了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艺术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从人类祖先的原始传说讲解直至到现代民间美术作品的发展历程。感知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
(2)经过探究民间美术的形式手法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与鉴赏、造型与表现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年画、刺绣、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织锦多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健康、率真而质朴的民间艺术,终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点的认识
2.难点
对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解决方法
1.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特点
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的理解关键是利用丰富的教学材料,加深教学的直观性(声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为了突出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资料相互补充加深理解,在收集和交流中为学生创建探索发现的平台,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感知中国民间美术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魅力。以此来突出本课的重点。
2.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
对中国民间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责任。通过让学生了解地方民族文化活动,撷取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范例,如以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为实验,师生共同研究与之相关的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并以此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学习愿望,鼓励个性表现,鼓励审美创造。强化民间文化的“承传意识”,培养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从而突破难点。
(二种情况均可利用视频影像或实物、图片资料形式实现)
五、教学过程
(一)音乐创境、引入新课
1.欣赏陕西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视频播放阿宝演唱实况),分析阿宝的服装特点和演唱风格,引出课题。
2.以陕西玩具《布老虎》为例,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初步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播放虎头鞋的制作过程)
(二)以线为轴、设疑探究
1.探究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中国民间美术?
问题二:中国民间美术的特征是什么?
问题三: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体现在哪里?问题四: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问题五:中国民间美术的寓意有哪些?
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
2.分析研究:
(1)古代民间艺术:(图片)
图片欣赏始前图腾2张
图片欣赏新石器时代 彩陶艺术2张
图片欣赏魏晋时期工匠作品2张
图片欣赏战国时期石雕、陶俑、画像砖石等若干张。
通过欣赏与讲解,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
(2)近、现代民间艺术:(图片)
a.虎----(虎饰图片共10张)
图片1、大挂虎图片
图片2、花坐虎图片
b.剪纸---(图片)
c.染织刺绣----(图片)
d.年画----(图片)
e.风筝----(图片)
f.面具----(图片)
通过欣赏与讲解,使学生对近、现代民间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和认识。
(3)民间美术与民间活动的关系:(民间风俗活动的视频、图片若干张)a.节日庆典---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b.婚丧嫁娶---根据中国各民族的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形式也有所区别;c.生子祝寿---根据中国各民族的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形式也有所区别;d.迎神赛会---根据中国各民族的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形式也有所区别。
通过欣赏与讲解,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了解由于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地里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互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 懂得民间美术在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明的浪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
漫主义。认识到民间美术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相连,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3.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总结出民间美术的分类。(学生活动)
分类:绘画、雕塑、玩具、染织刺绣、服饰、家具器皿、戏具、剪纸、纸扎灯彩、编织、食品(课件文字)
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雕塑----包括彩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玩具----包括泥玩具、纸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蜡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服饰----包括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卉造型等;
剪纸----包括窗花、扎花、刺绣花样等;
纸扎彩灯----包括花灯、各种纸扎;
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麦秸编、秫秸编、棕编、纸编等; 食品----面花面点造型、糕点模、糖果造型等。(各类图片、文字等若干张) (三)色彩搭配、造型表现
(1)色彩搭配
专指青、赤、黄、白、黑五色。古代以为正色,认民间美术中的“五彩”
:为: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种观念,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影响很大。以年画“点套”口诀为例讲解。(口诀:软靠硬,色不愣,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分清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因此不仅适合用于年画的色彩搭配,还适由于口诀体现了配色的共同规律,合于其他民间艺术的制作。民间美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色彩,如红、绿、黄、蓝等,使作品显得鲜艳夺目,热烈欢快。(此类图片、文字等若干张) (2)造型表现(教师示范剪窗花)
剪纸---剪纸又叫“刻纸”。作为民间装饰艺术,距今有1500年的历史。他主要是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将自然景物加以提炼、概括,用来美化生 :
窗花、扎花等。其活。民间剪纸的样式与生活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构图饱满、色彩鲜艳、造型生动,风格粗细适中,于整洁华美之中寓有灵活绵密的特点。
通过学生对色彩搭配和造型表现的了解,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感受民间美术作品与生活实践的密切关系,感受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
生活的。
(四)积极引导,拓展思维(课件展示图片)
思考与讨论:试分析以下几件民间美术作品色彩搭配的特点与造型表现形式。
图片: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多种形式图片的综合展示。
课后拓展:感受和体会民间美术在民俗活动中的地位和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