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正确的或者最好的表达形式(10分)
1、为维护语言的纯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______成语。
A篡改 B窜改 C纂改
解析: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如篡改历史、篡改文件精神。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纂改‛为生造词。语境中不存在作伪的意思。
答案:B
2、大家推举在学界______的朱德熙先生担任学会主席。
A深负众望 B不负众望 C深孚众望
解析: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很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深负众望‛为生造词。语境中强调令人信服的威望。
答案:C
3、只要有诚心,再厚的冰也会______。
A融化 B熔化 C溶化
解析:融化:(冰雪等)受热转变为液体。熔化:熔解,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溶化:固体在液体中溶解。
答案:A
4、棋摊摊主卖个破绽,引路人______,骗取钱财。
A入网 B入瓮 C入彀
解析:入彀(gòu):比喻受人牢笼,由他操纵或中圈套(另有‚比喻合乎一般程式或要求‛;‚投合,入神‛:听得……,两人谈得……)。入网:(鱼类或禽兽)落入用绳索或钢丝等结成的捕捉器具,后也指手机等加入某个通信网、电子计算机加入某个网络。入瓮:‚请君入瓮‛的缩略,出自《资治通鉴〃唐纪》
来俊臣审问周兴的故事。比喻拿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语境中指摊主引路人中圈套。
答案:C
5、所有机票代售点,一律不得向旅客收取或______收取手续费。
A变向 B变相 C 变项
解析:变相:指只改变形式而实质没有改变(多指不好的事)。变向:改变方向。变项:可变化的项量。
答案:B
6、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______尚有困难,有谁操心可有可无的戏班子的存亡。
A 裹腹 B裹肤 C果腹
解析:果腹:吃饱肚子。果:填饱。另外两个词均为生造词。 答案:C
7、政府领导作为人们的公仆,要______都关心群众的疾苦。
A不时不刻 B时时刻刻 C无时无刻
解析:‚无时无刻不‛即‚时时刻刻都‛。‚不时不刻‛为生造词。 答案:B
8、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______的伟大成就,首先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
A瞩目 B侧目 C注目
解析:瞩目:注视,注目,用于取得重大成就。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用于日常生活。
答案:A
9、中国队20号前锋一脚远射,令对方门将______,皮球正入网中。
A措不及防 B猝手及防 C猝不及防
解析:猝不及防: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其他两个均为生造词。
答案:C
10、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就能看出______来。
A端倪 B端睨 C端眤
解析:端倪:事情的头绪或眉目。其他两个为生造词。 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妓数十群舞于庭,作“天下太平”字,殊为不经。而唐《乐府杂录》云:“舞有字,以舞人亚身于地,布成字也。”王建《宫词》云:“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遇舞头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则此事由来久矣。(周密《齐东野语》)
11、文中所叙是一种什么景象?周密对此有何看法?
解析:‚圣节锡宴‛表明是圣上恩准的。下面的官员当然喜不自胜,因为这样既可乘机纵情享乐,又可借机为圣上歌功颂德,讨圣上欢心,何乐而不为?‚猥妓数十群舞于庭‛是‚纵情享乐‛,‚ 作‘天下太平’字‛是歌功颂德,这样的描述将那些逐利官员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殊为不经‛是周密对此类事情的看法,因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对此类事情是反感的。
答案:文中所叙的是州郡遇圣节锡宴,率命猥妓数十群舞于庭,作‚天下太平‛字的铺张奢华、纵情寻乐的场面。官员借感恩皇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名,行极尽欢娱、穷奢极欲之实。作者周密看法体现在‚殊为不经(特别不合常规)‛上,是持厌恶和否定态度的。
12、结合现实生活中所见,谈谈你对类似现象的看法。
解析:从《乐府杂录》《宫词》的记载‚此事由来久矣‛等看,这类事情古已有之,且相当普遍,现实生活中不但不乏这样的现象,而且更是花样翻新,名目繁多,但实质未变。做这类事情的人一为出风头,图名利;二是讲奢华,求享受。答题时注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舆论反应强烈的这类事情来写,且注意语言分寸。
答案:随着物质的丰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风头、摆阔气、铺张浪费的风气有所抬头。各种庆典、剪彩活动相互攀比,不仅程序繁多,而且耗资巨大,动辄调用成千上万的人,外加大型表演,请客送礼,极度铺张浪费。对这种现象,人们都感到反感,尤其是对有的领导干部花钱大手大脚,做事讲究排场等现象,人民群众更是义愤填膺。
这类情况不少都带有很浓的‚作秀‛色彩,‚作秀‛本是从港台娱乐界引进的新词,其本意是指各类‚星‛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故作姿态的种种表现。现在‚作秀‛已不是‚星‛们的专利,有些官员恨不得一上任就名扬天下,大行功利主义的浮夸风,其结果往往是劳民伤财,官民关系越来越远,社会问题越积越多,各种矛盾越来越错综复杂。
当然,也不是说不能搞大型庆典,应看其实际意义和价值,像国家大庆、奥运会开幕式,只要能振民心,扬国威,人民是拥护的、欢迎的。但有的活动弄虚作假,搞花架子,是为了给某些人涂脂抹粉,却又大肆浪费国家资材,这类现象应当禁止。
三、将下段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20分)
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韩非子·饰邪》)
解析:解答时,要先断句,再翻译。断句的方法:句式断句,如‚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 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利用句首、句中、句尾的虚词断句,如‚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 地广主尊者秦是也‛‚ 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利用语意的总分、对比、因果等关系断句,如‚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 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在具体断句的时候,综合运用多种手法,互相验证,会更加准确、快捷。翻译文段,考生需要抓住关键字词,对其作出正确的理解后,再恰当组织语言表述出来。
参考译文:古代先王致力于亲近百姓,从事于彰明法度。他们的法度彰明了,忠臣就受到鼓励,刑罚坚决了,奸臣就停止作恶。忠臣受到鼓励,奸臣停止作恶,因而国土拓展、君主尊贵,秦国正是这样。群臣结党来背离正道营私舞弊,因而国土丧失、君主卑下,山东六国正是这样。混乱弱小的衰亡,这是人事的一般规则。安定强盛的称王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越王勾践依仗贵重的龟甲所显示的吉兆同吴国打仗,结果没有胜利,自己成了俘虏去吴国服贱役;返国后抛弃龟甲,彰明法度亲近百姓以求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擒住。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会忽视法治,依仗别国援助的就会危害国家。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不久前我在鄯善迪坎儿村,见一大棵梭梭树长在路旁。我从小认识梭梭,见了亲切的很,就像看见一个亲人站在那儿。我对这个村庄也一下有了兴趣。一棵本来只能当烧柴的梭梭,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迪坎儿村紧挨沙漠,走进一户人家,门前一渠沟水流,葡萄藤蔓覆盖了整个院落。转到屋后,发现后墙已经被流沙淹埋掉大半,沙漠从这户人家的后墙根,一望无际地远去,没有一点绿色。
我生活的新疆地域辽阔,大块地存有一些自然风光,除了几个国家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在相对疏松的村镇之间,连绵的农田间隙,还有幸能看到荒野草原、沙漠戈壁,这些暂时没被人侵占的地方,长野草野树,或寸草不生,任风沙吹刮。不像内地中原,城市村庄紧凑相连,农田密布,整个大地住满人长满人吃的粮食,没有一块闲地供野草生长,更别说有野生动物了。自然退居到偏远边疆和那些不易人居的荒芜山岭。城市的野生动物只剩下苍蝇和老鼠,乡下也差不多。
美好的自然景观离人们远了,迫近的却是自然灾害:地震、泥石流、旱涝、反常气候。这是自然的另一面。其实自然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无论身居都市还是乡村,我们一样在自然的大怀抱中。包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所有的城市、政权、宗教、文化文明,都建立在一个最大的自然——大地之上,苍天之下。它动一动身,这一切便都不存在。但它厚爱着我们,不会轻易动身。我们却常常忘记承载我们的大地,护佑我们的苍天。
古人云:厚德载物。宽厚的大地承载江河山岳,也承载毛虫小草;承载秀水江南,也承载荒漠西域。它的德是公正。而说出厚德载物的人,则听懂了大地语言。庄子懂得自然的语言,那些古代优秀的文学家都懂,他们通过草木虫鸟、云霞水土跟自然交流,心灵在天地万物中神游,获得启迪和智慧。
《诗经》中上百种动植物,个个有名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鸣叫着出现在《诗经》的开篇,这是古代诗人给一只鸟的待遇,有声音有名字,有尊严有位臵。如果在现代诗人笔下,很可能就写成‚一只鸟在河边叫‛了。至于是只什么鸟,大概没多少人在意。
现在大地上所有动植物都有名字,我们却不知道或不懂得用名字去称呼它们,在许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读到的多是对动植物笼统的称呼,把地上长的都叫草,天上飞的都叫鸟,不懂得去单个地叫出一棵草、一只鸟的名字。一方面是不认识,另一方面在意识中或许没有对所书写对象的敬重。
有一颗能跟自然交流的心灵,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才可能听懂自然,知道一棵草一朵云在说什么,漫天星星在说什么。自然跟我们交流的惟一渠道是心灵。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小时候,夜晚躺在草垛上,看见身边的狗在看星星,也跟着看,我从来不认为狗看不懂星星,狗大概也不这样认为我。看星星其实再简单不过,抬抬头,就可以看见那些遥远的星星,你能感到它们一直在注视你,你也在注视着它们。
包括地上的一块石头,一个土疙瘩,也一直这样注视着我们。只是我们的心不灵了,感觉不到一个土疙瘩的注视。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
鄯善迪坎儿村的人们还在自然中,他们从来就懂得怎么和沙漠荒芜一起生活,怎样和仅有的一点水源、一架葡萄还有一棵梭梭树一起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
14、文章写梭梭树,在行文脉络、情感表达和思想意蕴上的作用。 解析:文章一开头就由梭梭树引出一个问题‚在村里枝条完好地长了这么多年,一直长到老,谁在护着它呢‛,然后由此引发对城乡生态环境变坏、美好的自然景观远离了人们的思考,再由古、今人对自然态度的不同而产生深刻反思。
最后一段又用梭梭树呼应开头。所以,它是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寄托。
答案:梭梭树在文中是行文的线索。作者由它想到了许多大自然的风景及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号召人们尊重自然,与自然交流,懂得和自然一起生活。在情感表达上,是全文情感的依附;在思想意蕴上,它是作者思想的寄托。
15、如何理解“现代人也有心,但是不灵了”?
解析:先找到题干中句子所在的文段即第七段,弄清楚它的意思,再结合本段的关键句第一句、第三段的关键句首尾两句、第四段的首句、第八段的尾句等进行整合。
答案:‚自然不跟我们交流了,我们也早已失去和自然交流的语言。‛现代人不懂得跟自然交流、不懂得尊重自然,不懂得敬畏人之外的生命。说到底就是人类淡漠了厚德载物的意识,没有了对大自然的敬意。
16、文末写“懂得怎样贫穷的生活”,有评论者认为,作者是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你对此怎么理解?(200字左右)
解析:这虽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需答‚不同意‛才可以。要知道答‚同意‛的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告诫人们要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答题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
答案:‚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并非希望人们安于贫穷的现状,而是说在追求富足生活、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以敬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前提。从作者对鄯善迪坎儿村的环境描写可知,该村处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之中,自然资源短缺,但该村的人们却懂得尊重自然,敬畏人之外的生命,因而他们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生不息。
‚懂得怎样贫穷地生活‛是一种坚持,是一种期待。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已从追求经济价值逐渐拓展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如果以有限的地域资源有效地发展葡萄种植业、太阳能发电等,创造性地建立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在保护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维持了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生态平衡,就一定会出现‚沙漠变绿洲‛的奇迹。
五、作文(40分)
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种关联?你自己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是以什么方式相关联?试结合上述问题,以《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取譬适当,杜绝虚假;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3、感情真挚,戒用套话;4、字数要求800字左右。
写作提示:‚北约‛联考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根据综合性大学对人才选拔的
不同需求,联考试题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对学生视野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更加突出对学生未来学习潜能的考查。‚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更希望招收那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有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优秀学生。‛本题属于材料导引式命题作文,富有意境性和思想性。‚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出自大师鲁迅的《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正如大师所言,不论多远,不论是谁,都与我有关,这是一种崇高的责任意识,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甚至人类,都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立意后,构思、选材就水到渠成了。
例文:
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
‚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是他忧国忧民的疾呼呐喊,也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写照。然而,这句曾经让无数的人为之感动的深情表白,正在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意识。
煤矿,是被称为‚煤黑子‛的人们的天下。煤矿工人难以享受现代社会文明,伴随他们的,更多的是苦,是累,是无法倾诉。黝黑的脸庞,无奈地见证着一段段心酸的历史;黑黑的脊梁,硬生生地撑起了一条条黑洞洞的巷道。煤尘、煤矽(xī)肺与他们相伴而生,留下了他们一生的无奈。就是这样,随着一次次的瓦斯爆炸,他们的血肉之躯灰飞烟灭,丢下悲怆的父母妻儿,去了遥远的天国。谁之过?是那些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的人们导演了这一出出的人间悲剧。他们说,你们的性命与我何干!
在遥远的农村,有无数的孩子们衣食堪忧,更有无数的母亲为孩子的前途命运望眼欲穿,终日劳作,但有些孩子仍然徘徊在学校的围墙之外。孩子们没有书包,没有学习用品,身处破旧的危房,却依然念着‚陋室铭‛中的警句。更有甚者,他们没有桌椅板凳,只有在石头垒起的课桌旁,听老师讲属于春天的故事。而有些明星腕儿、款爷们却一掷千金,名车豪宅,还有一些地方的独裁者们,顿顿酒席,夜夜笙歌……他们挥霍的是财富,吃掉的是孩子们本该天真的童年。他们说,你上不起学,与我何干!
还是在遥远的农村,因为贫困,数以万计的农民大军涌入城市,他们用汗水浇筑起一座座高楼大厦,用心血铸就了城市的物质文明。可在这繁华的城市里,有谁会理解他们的艰辛?又有谁能在乎他们的存在?他们有时被骗、被骂、被打,有时一年含辛茹苦却拿不到工钱,有人爬上了高楼,有人爬上了吊塔,更有人走上了自绝之路。谁之过?是那些生活在文明社会自以为文明的人们:你丢掉性命与我何干!
河北的红心鸭蛋曝光了,人们一阵恐慌,在一片责骂声中,还这一事件的当事者以重拳。然而,下一个事件就是还有哪里的鹅蛋、鸡蛋藏着致命的苏丹红呢!我们更不知还有哪些黑作坊、地下的黑工厂昧着良心在做着他们一本万利的买卖。为了钞票,他们说,你们的健康与我何干!
无言,沉默。我无法续写这扭曲的社会现象,有人挥金如土,有人却捡着菜叶度日如年,一个泪流满面的徐本禹拯救不了无数的孩子们,但至少他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其实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贫穷和苦难对他们算不了什么,可怕的是他们不敢面对默然和无视的目光。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意味着什么?痛楚,无奈,心酸,绝望……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和谐铸就安宁,和谐铸就永远的辉煌。人性的光芒在远古的造物时期与生俱来,既然你来到了这个世界,既然你在这个世界里要抒写关于你的人生命题,那么就请定位你人生的坐标,度量人性的天平!在你远行之前,请望望无尽的远方,想想无数的人们,因为所有的这一切都与你有关!
点评:本文从‚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在悄无声息地淡出人们的意识入手,撷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现象,摆事实,讲道理,深刻地批判了持有‚与我何干‛意识的人们,呼吁人们‚度量人性的天平‛,‚ 望
望无尽的远方,想想无数的人们‛,显示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采用并列式结构,使文章富有结构美。结尾采用第二人称,能唤起读者的一种担当意识。如果分析的力度再大些,说理会更有力量。
解析: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提升立论的理论高度。在无限的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都体现着普遍的联系。
也可以从‚博爱‛的角度去阐述,例如2005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主持人曾经引用过这句话来评论当年感动中国的丛飞:‚鲁迅曾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对于丛飞来说,那些失学的孩子不都和他有关吗?他是一位真正的无私者,一位奉献了金钱、时间乃至健康的博爱者。‛
还可以从人与人交往的角度去谈,从生活、经济、政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角度去说……
总之,这个作文开放性极强,考生可选的角度很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话说的方面,反映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
不知何时,这样一句话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 ‚与我无关‛。于是,光天化日之下,有人抢劫行凶,肇事逃逸,你低头匆匆而过,‚与我无关‛,明哲保身为好;于是,雪灾、地震的捐款中一毛不拔,助学救贫的基金你一分不捐,与我无关嘛!然而,真的如此吗?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先生的警戒之言回响耳畔,‚与我无关‛?不,你并非生活于真空的瓶子之中,世态冷暖、国家兴衰与你息息相关。
‚与我无关‛不过是懦夫自保的借口,不过是麻木者自我安慰的理由;在道义与责任的拷问下,这些搪塞之辞就如阳光下的积雪,转瞬即逝,根本立不住脚。
社会就像一个日夜不息、运转不停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上一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如果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果真与你无关,那么,你的作用又在哪里?你人生的价值又如何体现?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拥有国家责
任感,才有了屈原的《离骚》,才有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才有了梅兰芳的蓄胡罢演,才有了刘和珍的为民请愿……爱国主义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国家责任感是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
或许你又会说,我对于社会不过是一粒沙,微不足道,不过是一滴水,平凡无奇。国计民生的大事,我的努力不过九牛一毛,雪灾、地震的大难,我的付出也不过杯水车薪,无力回天。然而,朋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也会变得可以承担,再小的奉献乘以十三亿也会变得重如泰山。你的一小步,对于社会就是一个飞跃,为什么不把自己纳入社会这架机器,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或许我们很难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我们可以坦然地告诉子孙,我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了应有的贡献,我无愧于心。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从中我们看到了强烈的责任感,一种以天下兴衰、民间疾苦为已任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鲁迅先生登上了二十世纪的巅峰,祓除苦痛,医治创伤。当他身披‚民族魂‛的大旗远去时,华夏的青史上也早已刻下了他的功勋。
朋友,放弃那看似充分正当,实则软弱无力的借口吧,那只是掩耳盗铃的自我安慰;重拾那被人忘却但日益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吧,这才是中华民族再次崛起的阶梯。
在他人遭受欺侮时,请出手相援;在他人深陷苦痛时,请以爱呵护;当国泰民安时,我们才能自豪地宣布,这与我相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