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政治总复习
第六课 规则与秩序 ★1、规则:规则就是关于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么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么做的约定。 2、规则的分类: ⑴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规则【着重了解学校规则(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公共场所规则】; ⑵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规则; ⑶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规则;
⑷规则按形式可分为正式的规则(社会制度、法律、规章制度、守则、纪律等)和非正式的规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⑸规则按效力可分为强制性规则(法律法规)和非强制性规则(乡规民约、风俗习惯)。 ★3、秩序来自规则: ⑴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⑵学习和日常生活、经济活动同样需要规则来保证秩序。 ⑶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第七课 法律初探 1、法律的含义: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基本特征:(跟法律的定义有联系) ①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③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警察、法庭和监狱等)保证实施;④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①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 ② 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②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5、生活中有些矛盾和纠纷的解决方式或手段: ①通过双方协商 ②他人或组织调解 ③法律途径(最终途径)。 6、青少年怎样维护法律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①我们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法律的约束 ②我们即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③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即要遵守法律,履行义务,又要依法行使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7、法律和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 区别 形成方式 法律 由国家制定并认可 自然形成或某个单位、组织制定 实施方法(依靠力量)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约束范围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靠信念、习俗、社会舆论或单位和组织的行政力量或信仰、纪律发挥作用的 只对特定的人群具有约束力 联系 ⑴都属于人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言行都具有规范的作用。⑵都具维护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正常秩序和其他活动正常秩序的功能。⑶所有的规则都不能违反国家法律 其他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章程、戒律)
第八课 心中的规则
★1、他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外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就是他律 表现:要求“你必须怎样做”“你应该怎样做”“你不应该怎样做”或者“不许你怎样做” ★2、自律的含义、表现: 含义:个人的行为由自己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主动、自觉约束自己就是自律 表现:“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3、规则与自由的关系:P65正文部分 ①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而自由则是让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②但规则和自由不是绝对排斥的。规则在制约着人的行为的同时,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没有规则的约束,权利和自由就得不到保障。
③因此,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如何自律? ①自律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②内心要心甘情愿接受规则。 ③做到“慎独”: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慎独”,注意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 5、青少年应当如何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网络规则)?P68第一段正文
⑴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他律规则很难起作用,为了约束网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这些规定的执行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遵守。⑵我们应该怎样遵守网络规则:我们应该把这些外在的规则变成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6、网络十诫:
一诫沉迷游戏;二诫色情暴力;三诫虚拟会友;四诫沉迷聊天;五诫上网上瘾;六诫网络感情;七诫小说常读;八诫不负责的行为;九诫发布下载不健康信息;十诫散播虚假信息
【第四单元 我们的权益】
第九课 少年的权利
1、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什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
另:涉及受教育权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⑴生命健康要⑵人身自由权⑶姓名权⑷肖像权⑸名誉权⑹荣誉权⑺财产所有权⑻财产继承权 ⑼著作权 ⑽专得权 ⑾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⑿取得国家赔偿权 ⒀宗教信仰自由权 ⒁民族风俗习惯自由权 ⒂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⒃受教育权。
第十课 谁为我们护航
★1、保障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益的四条基本途径: ①家庭保护②学校保护③社会保护④司法保护 2、家庭保护的含义
含义: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进行的保护。这种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内容:P74方框小字部分 ★3、对父母侵犯子女隐私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①要以适当的方式指出父母的错误。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争取相互理解、相互信任。③正确对待父母的关心和教育。
具体方法:主动交流(分享)、创造机会、认真倾听、主动道歉、善于体谅、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达成协议等
4、家庭保护中父母或监护人的职责: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按照要求送子女或其他监护人入学。
③家庭不仅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而且应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 5、学校保护的含义
含义: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内容:P77方框小字部分 6、学校保护中学校的责任: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即有责任使在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又要保护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人生安全和健康。
7、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序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 8、作为学生,应履行的教育义务: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作为学生,应履行以下义务:②按时入学的义务,③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义务④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⑤我们学生应该认真、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9、社会保护的含义
含义:是指国家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实现,同时社会各界和公民也负有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内容:P79方框小字
★10、同学的日常交往中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和现象有哪些?
①打听别人的秘密 ②偷听其他人的私下谈话 ③偷看他人日记 ④猜测人家不愿公开的事情 ⑤私拆他人信件 11、什么是隐私权?
每个人都有一些涉及个人心理以及社会交往的秘密,未经本人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其公开。
12、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电传、书信等多种方式。
13、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 14、著作权包括:发表权、匿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15、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其他智慧成果权等。 16、法保护的含义
含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监狱、少年犯管教所等劳动改造执行机关,依法行使权利,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内容:P83方框小字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第十一课 自我保护
★1、青少年应怎样学会自我保护?
①远离危险,拒绝侵害,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远离危险环境。 ②学会求救和自救,采取灵活机智的自卫策略,树立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③善用法律武器,我们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侵害别人的事情又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面对歹徒行凶,青少年怎么办?(青少年遇到不法侵害时怎么办)
①面对侵害,不要害怕,保持冷静;②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③记住不法分子的相貌特征和去向;④事后报案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 3、我们遇到或者遇到比较严重的危险时,该怎么办?
能够有效地求救和自救是至关重要的:意志坚强、保持镇静、判断明确、把握时机、保存实力、及时求救、大声呼喊等(教材88页第一框)
★4、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护合法权益?
①向老师,学校,家长报告或反映情况。②向有关门报告。③向法院起诉。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寻求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5、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6、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方式)、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 7、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
8、打官司要到法院,打官司即诉讼。
9、诉讼分为:①刑事诉讼。②民事诉讼。③行政诉讼。
10、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11、请你就未成年人保护提几条建议?
①要做好家庭保护:家长应引导未成年人开展健康的活动,预防未成年人走上歧途。 ②要做好学校保护工作:学校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加强社会保护工作:政府应抓好社会治安管理,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④未成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⑤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勇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五单元 走进社区】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
1、社区的含义:
①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②社区是我们休息、娱乐、交往和生活的场所, ③为我们创设了学习、锻炼、成长和发展的环境。 2、社区的类型:
我国最基本的社区类型有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两类。此外,还有兼具农村、城市两类社区特点的城镇社区。(详细分类见P96)
3、感受社区:了解与关心;感受与体验;态度与愿望。 4、邻里关系:是社区中主要的人际关系。 5、最有效的防盗系统:邻里的关照。
6、邻里交往的原则:(如何营造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①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也会给社区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②邻里之间不仅要和睦相处,而且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关系可使我们感到和谐、温暖。③在邻里交往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一定的分寸。如:尊重别人的隐私,不随意打听、传播、议论和干涉别人的私事;不干扰别人的生活;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7、关心社区、感受社区,是我们的社区意识和公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是我们逐步走向社会、不断成熟的标志。 8、社区考察: ⑴实现了解社区、为社区发展做贡献的愿望的最好方法之一是对社区进行实际的考察和研究。 ⑵社区考察的程序:
①分组与选题(即组织考察小组,确定考察问题);②方案与实施(即制定考察方案,实施考察活动);③分析与交流(即撰写考察报告、交流考察结果)
第十三课 在社区中生活
1、权利与义务:
⑴权利: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⑵义务:法律规定的、道德规范等要求应尽的责任。 2、参与社区生活必备的素质:
正确认识和行使我们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额义务,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我们参与社区生活必备的素质。 3、营造祥和安宁的社区生活环境:
在社区生活中,人们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不同的利益,有时甚至发生利益冲突。只有妥善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营造祥和安宁的社区生活环境。 4、社区规则:
制定社区规则目的是为了规范社区成员的行为,以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是我们的家,我们在社区生活,就应该遵守社区规则,按照规则做事,这是每个社区成员应尽的义务。 5、关心和参与社区生活,服务社区、建设社区,是社区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